被陈舟吃光。
近一个多月,面饼消耗殆尽,没有主食,他甚至把硬得像砖头,难吃得像猪食的黑面包棒都掏了出来,切成片煮着吃了。
这一批稻谷的总量比第一批稻谷多得多,除去留作种子的稻谷外,剩下的大米又够他将就一个月。
……
8月10日,陈舟收割了第二批成熟的稻谷。
与第一批稻谷一样,他将谷穗放在平台上晾晒,并搭建了防雨棚的框架。
当天下午,从海上飘来了一片阴云,遮住了星月,隐隐有了雨季将至的趋势。
陈舟连夜收起了晾晒中的稻谷,并往防雨棚顶部搭了张厚帆布,以免夜雨淋湿,使稻谷发霉,或是损坏烧陶窑。
8月11日是第21次奖励到来的日期,感觉10日当晚或者11日凌晨会下雨,陈舟掏出了久未使用的皮蓑衣,以备明日出门穿戴。
海豹皮蓑衣在这段时间里一直挂在卧室墙上,他会定期给海豹皮蓑衣涂油做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
当晚,正如他所料,岛上落起了淅淅沥沥地细雨。
窑洞的卧室内铺好了地板,油灯柔光闪烁。
窗前小书桌,摊开的笔记本前,陈舟正奋笔疾书,记录着这段时间烧制陶器的感想和总结出的经验。
烧制大型陶器是孤岛生活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生活质量方面一个质的飞跃。
待烧制大型陶器成功后,厨房的烟囱、輮木的器械、还有液体容器、制造大酱等等技术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在制造陶器的过程中,陈舟还找到了创造的乐趣。
岛上生活如此漫长,他打算多培养几种爱好打发一下空闲时间。
绘画是一种选择,钓鱼是一种选择,制陶烧瓷也是一种。
而且此后烧炭窑建造完成,他还想试着调配釉浆,烧几件瓷器出来。
他想,就算他制造瓷器的技艺远不能跟专业匠人相比,制造出来的瓷器也不值钱,待离开岛屿的那一天,也能带走几件得意之作,留作纪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