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挂着牛角形状的火药桶和长枪。
长枪共有两支,一支枪管较短,枪身纤细,另一支枪管更长,枪身宽阔厚重。
在两支长枪旁,靠墙摆放着一根半人多高的粗木棍,木棍顶部固定着一个“u”形支架,看起来很像服装店里用来取高处衣物的杆子。
对于枪械,陈舟倒不像对狗那样所知寥寥。
高考结束后填选志愿时,他虽然没有主见地在亲戚的建议下选择了一个当时不感兴趣也不是很喜欢的专业。
但随着步入大学,接触舍友,学习课程,在校园氛围的熏陶下,他也渐渐扭转了态度,对机械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将这种兴趣发展成为热爱。
像大多数学习机械专业的人一样,阅读教材,经受导师的影响后,陈舟开始自发地搜寻资料去了解汽车发动机、蒸汽火车、枪械、车床等极具机械美感的器械,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浏览了枪械发展史。
他粗略地阅读了枪械从烟爆竹到简易火铳,再从火铳一步步改进到火门枪,最后在军事领域大放异彩蜕变为全自动枪械的全过程。
与他志趣相投的舍友胆子更大,甚至发挥动手能力,偷偷用车床打造了一把一比一比例的左轮手枪,并多次向他炫耀。
陈舟看得眼热,虽没有舍友那么大的胆子,却也憧憬过摸一摸真枪,打几发实弹。
可惜他所报考的大学新生军训并没有实弹打靶的项目,他对枪的钟爱只能止步于幻想。
之前看到箱中的十字弩,陈舟虽然兴奋,但却没有太过失态。
现在亲眼见到鲁滨逊漂流记中提到过的长枪,陈舟实在难以按捺住自己喜悦的心情,急忙上前两步,取下墙上的两把长枪,目光狂热,像见到美女一样摩挲着枪身细节,观察着最重要的扳机部分。
其中那把较为纤细的枪是一把流行于15世纪末的轻型火绳枪。
抓住它的一瞬间,那些熟读过几十遍的知识从陈舟脑海涌现。
在枪械发展史中,火绳枪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相较前辈火门枪简单的构造,不稳定的结构,起源于15世纪初的火绳枪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并在15世纪末期发展成熟。
火绳枪的结构很接近现代枪支,它有枪管,有枪托有扳机,因用点燃的火绳作为引线发射弹丸而得名。
作为经典前膛枪,火绳枪有一个缺陷严重的问题,就是操作复杂。
每次发射装填都需要四十多个动作,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的火枪手一分钟也只能开一两枪。
而且它的射程和精度都远远不如现代枪支,使用的火绳和火药粉末干燥时易燃易爆,淋雨进水又会失效,遇到风天,火门处的引药被吹走也会导致开不出枪,因此无法在恶劣天气中使用。
尽管有着种种缺陷,但和同时期的其它远程武器,比如长弓和弩相比,火绳枪的优势依然明显。
因为具备更长更细密闭性更好的枪管,火绳枪的弹丸初速更快,射击精度、射程和威力也远胜弓弩,能够在几十米外轻易击穿骑士的重装板甲,使得它成为了战场的新宠儿。
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轻型火绳枪的辉煌没能持续多久,就被设计更先进,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重型火绳枪所取代,也算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陈舟手持这把轻型火绳枪便是“前朝的古董”,枪身老旧掉漆,扳机上下的各个金属构件都已经破损生锈,不仅让人难以信任它的精准度,开枪时还要承担随时散架的风险。
感谢唐辛寒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
同样求追读,求推荐票,求评论求章说,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