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来田亩齐整,虽然天寒,但已有农人在田间劳作。
而看到田间冒出的点点绿意,姚姜便知此间种了不少门面沽售的良种。
苗桂君:“姜姜,你看他们种的菜蔬绿叶肥厚,应当是你用于肥田的良种豆子?咱们卖出了多少良种呀!在北张城外看到也不奇异。”
而姚姜则看着在田间劳作的人,这些人身上的衣裳是寻常百姓衣裳,头上也有头发,不是僧人。
苗桂君也意外:“归来寺的僧人不操持农事,而是将农事转给农人?”
纵算知晓归来寺与无名寺全不相似,来到归来寺山门外,姚姜还是吃了一惊。
归来寺山门便很有气势,山门后台阶平整,一眼能看到百来级石阶处若隐若现的寺院围墙及墙上写着的佛号。
进了寺院,佛香袅袅,正面殿宇庄严,两边楼阁壮观,还有嶙峋石山,清幽水榭,石阶、石径、石桥、石栏一应俱全。
就姚姜看来归来寺比之青川郡的观音寺还要精致齐整。要建成这样的寺庙所花的银子不可细数,信众们得出多少银子?
寺内香客不多,姚姜与苗桂君缓缓行来,郝大跟在后方。
姚姜在心中算计着如何用有限的银子将无名寺建好,苗桂君却转头看着她:“姜姜,咱们也去正殿看一看,今日正殿似有法事。”
姚姜向正殿看去,遥正殿门外跪了无数香客信众,内里烛火摇动,人影幢幢,微有话声传来。
她想起无方大师来听说法,摇头:“这不是法事,是此间的住持说法。我不通佛法,便不去打扰了。”
姚姜转头看向郝大:“你可想听讲经?”
郝大眉头皱成了“川”字:“我不识字,怎会听得懂讲经,我不听。”
这话正中姚姜下怀:“那我们便不去打扰,四处看一看。”
苗桂君微有失望,姚姜则微笑:“你不是说此间有面墙壁,上面写了出大笔银子修建归来寺的信众之名?我想去看一看。”
苗桂君:“我带你去。”
那墙壁在后方偏殿一角,偏殿里无人,姚姜一眼看去,墙上绘着彩画,墙角处分为上下两行题着十数个人名。
苗桂君压低了话声:“能在这墙上留下姓名的信众都出了不少银子。应当不低于三五千两。”
姚姜:“三五千银子可是许多人家数辈才能赚到的银子,能出这许多银子修建寺庙,可真是虔诚至极。”
偏殿内也有两尊金身佛像,墙壁上的彩画是佛本生故事。
彩画已旧,色泽变得黯淡,但依旧能看到笔触细腻优美,可见当日建寺时请的画工极佳。
苗桂君小声问:“你可会在墙壁上也画上彩画?”
姚姜摇头:“咱们没那么多银子。”
苗桂君看着墙壁上的供养人:“姜姜,我看这归来寺的香火极旺盛。你看这字迹已旧,应当是寺庙建成时便已题上了,他们乃是这寺庙建成的功臣,要不咱们记下他们的名姓,之后也去找他们化个善缘?愿意为归来寺出这许多银子,说不定也愿意为无名寺慷慨解囊。”
姚姜一笑置之,苗桂君却走到那些名字前仔细记认。
忽然听苗桂君道:“姬柳雪,这名字可真好听。不论是柳树堆雪还是柳絮如飞雪,都是极美的。”
正细看壁画的姚姜一愣,转头向苗桂君看去:“姬柳雪?”
苗桂君看着墙壁点头,姚姜又问:“上古姓氏姬,柳树的柳,飞雪的雪?”
苗桂君指着一个名:“对。姓也极美,父母给取的名也美。柳雪二字,当真好意境”
姚姜来到她身边,对着她所指处看去,果真是“姬柳雪”三字,虽说写的是篆体,但苗桂君没看错。
姚姜看着这三个字,心中说不出的怪异,索性将这里供养人的名字仔细看了一回。
这面墙上从右至左写了共十八位供养人,分为九列,每一列写了两个名字。
姬柳雪这个名写在了倒数第三行,不起眼,若不是苗桂君说出来,她未必看得。
但这姬柳雪下方的另一个名字却是:魏秋复!
姚姜瞪着墙壁上的供养人姓名,这些名字都平平无奇,就是寻常的姓名。
片刻后她问苗桂君:“这是魏秋复吧?我没看错?”
苗桂君点头:“没错。”
姚姜对着四周看了看,深深吸了口气:“你说的是,这些供养人极是难得,得将他们的名都抄下来,银子不够咱们或许能找到他们相助。只是不知寺中可会容许我们抄录,你站到门前去看着,有人来即刻告诉我。”
姚姜随身带得有碳笔与白纸册子,她取出册子,将那些姓名写下。
郝大不懂彩画,也不喜看画,一直立在偏殿门前等候。
苗桂君点了点头转身去向偏殿门前,姚姜飞快将这十八个人名都抄下来,对过后收起纸笔。
正殿内的说法还未完,这时依旧有信众香客赶来,但都往正殿方向去了,此间并无人来。
姚姜拉着苗桂君出了偏殿,向着寺门而去,走了片刻,苗桂君才道:“咱们还未去正殿。”
姚姜摇头:“我有些累了,咱们先去外面歇一歇,等我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