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技术方面有了几大技术性提高与改进
一是“水密隔舱”的造船法已经非常成熟,最大的船只已经做到了十三个隔舱;中大型船只普遍设置八个隔舱,号称“八槽舰”,小型船只一般设置四个隔舱,号称“四槽舟”。
此举既加强了船体的刚度和强度,又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战船遭遇小规模撞击能够迅速控制,不至于立即倾覆。
二是利用于南郑冶炼业的发达,负责撞击任务的船只,都装备了圆锥形的粗大撞铁,对付敌方的木船,绝对是碾压式的存在。
三是在“水密隔舱”造船法的加持下,多桅船的研发也取得了成果,研发出了平衡式梯形斜帆。俱酒当时只是根据记忆画出来的,然后再由战国工匠们一点一点变成了现实。
在汉水流域航行时,在风速的助力下,航行速度大幅提升。有时候风向对头,即使是逆汉水而上,也毫不费力。
四是改进了船尾舵,加设了悬舵索和绞舵等装置,使船尾舵可以适应水深变化的“升降舵”。在舵叶上开了一些菱形小孔,可以减小水阻力而不影响舵的效能,称之为“开孔舵”。
五是根据俱酒给出的图纸,制造出了威力惊人的“拍竿舰”。船的左右前后设置数台拍竿,每根木桅顶系巨石,下设辘轳,战斗中和敌舰迫近时,可以迅速将巨石砸下,砸坏敌船。
若一击不中,还可用辘轳迅速收起再放。
隋代“五牙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