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孙承宗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未等崇祯下了车辇,孙承宗便领着新军诸将跪在地上恭敬行礼。
“诸爱卿平身。”
崇祯翻开轿帘,令众人起身。
他这些日子经常让曹变蛟陪自己练习马术,身子骨也锻炼得强壮了些,将件四团龙袍撑得鼓鼓囊囊。
孙承宗躬身向前,低头道:
“臣不知陛上光临,有失远迎,罪臣该死。”
“孙先生不必如此多礼。”
崇祯亲自向前将孙承宗扶起,他见孙承宗面容憔悴,心中不免一阵酸楚。
忙将身上那件纹着二龙戏珠花样的大氅披在孙承宗身上,怜惜地说道:
“孙先生为我大明殚精竭虑,朕心甚慰。如今新军初见成效,先生当居首功!”
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刚到京师时,还是红光满面,意气风发,如今为新军之事日夜操练,竟面色惨白,这怎么能令人不心痛。
孙承宗闻言,眼眶微红,连忙再次躬身道:
“陛下谬赞,臣不过尽绵薄之力,不敢居功。陛下圣明,心系江山社稷,臣等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崇祯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新军诸将,这些便是自己打赢接下来京师保卫战的依仗。
“朕今日前来,一是为了检阅新军,二是有要事与先生商议。如今局势动荡,外敌环伺,内忧不断,驱奴保民一事,还需先生及诸位爱卿鼎力相助。”
诸将闻言,都是齐刷刷跪地,高声道: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为大明尽忠!”
孙承宗挺直身躯,朗声道:
“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为陛下分忧。新军将士们皆心怀报国之志,必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可能是后世自己也当过兵的缘故,崇祯对孙承宗等武将的好感就是要比那些酸腐文臣多些。
他见眼前诸将个个严阵以待、威风凛凛的样子,说不尽的雄心壮志登时涌上心头,朗声道:
“有先生和诸位将军在,朕相信大明必将重振辉煌。”
接着,他摘下头上的乌纱翼善冠,王承恩见状,恰合时宜地递上件粗布大氅与暖和鞑帽。
崇祯这一打扮,与寻常军士无异,他对孙承宗说道:
“先生,带朕去检阅一下新军将士吧。朕来得匆忙,无需令将士集合列队,诸将也不要跟着,只要先生一人陪同,随朕四处看看就是。”
孙承宗微微一怔,旋即恭敬道:“陛下圣意,臣自当遵从。”
说罢,便引领崇祯向大营走去,随崇祯一起来的数辆车辇则被带到中军大营。
虽无诸将跟随,但王承恩、李庆二人也领着队锦衣卫在崇祯身后远远跟着。
一路上,崇祯目光灼灼,仔细观察着新军大营的布置与军士们的状态,不断啧啧称奇。
这还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真正历史上的军营。
只见内营外营整齐排列,兵仗库、粮草间、演武场、点将台一应俱全,仁、义、礼、智、信五营按照五行分处扎营操练,中间拱卫着孙承宗的中军大帐。
新募的青壮也在各个什长的带领下刻苦操练,虽还有些生疏,但个个精神饱满、如狼似虎的样子。
崇祯微微点头,对孙承宗赞道:
“先生练兵有方,短短数日,便有此等军容,实乃我大明之幸。”
孙承宗谦逊回道:
“陛下过奖,新军操练事关江山大计,臣不敢懈怠,唯愿新军能为陛下保卫江山,驱除敌奴。”
君臣二人走着走着,又来到信字营操练之地。
有了刚才炸膛一事,杨三闯等信字营千户长也是更加小心,只令军士操练一窝蜂、鸟铳、百虎奔雷等火器。
至于容易炸膛的三眼铳、五眼铳等,都被裁撤下去。
崇祯驻足观望,后世身为特种兵的他,对于枪械最是喜爱,当即令孙承宗拿来一杆鸟铳把玩。
孙承宗心中略有迟疑,但见崇祯兴致颇高,便命人取来一杆品相较好的鸟铳呈上。
崇祯接过鸟铳,仔细端详。
他熟练地检查着鸟铳的各个部件,手指轻轻抚摸着枪身。
此杆鸟铳有半人高,十余斤重,通体乌黑,给人一种十足的力量感,准星、照门等也是一应俱全。
虽然铳管内壁与焊接部位粗糙了些,但在如今的大明官军中已经属于上品。
片刻后,崇祯抬起头,对孙承宗说道:
“先生,此鸟铳做工精良,想必威力也是不俗,像这样的鸟铳信字营中有多少?”
孙承宗微微思索,而后恭敬答道:
“回陛下,信字营中此等鸟铳约有二百余杆。因制作精良之鸟铳耗时费力,工匠与材料皆有所限,仓促之间,只能凑出这些了。”
崇祯面色凝重,叹了口气,道:
“火器乃我明军之威,如今竟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
孙承宗趁机说道:
“禀陛下,新军将士日夜苦练,只为将来能为陛下效命。但如今火器军械尚有不足,还望陛下斟酌。”
崇祯却未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