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前那样,林熙走进金宝斋,立刻有店里的伙计,跑过来殷勤接待,林熙随手打发了他,自己四处看了起来,
因店铺跟外面不同,进来的都是玩家们,故而相对冷清不少。
林熙望眼看下来,没有上眼的物件,正要招呼童颜离去,却突然被角落里,一本不起眼的古籍吸引,顿时眼前大亮,目中闪烁着异色。
“林熙,你冷着干么呢,赶紧走啊······”冷着干嘛呢,赶紧走啊!”
见林熙停下脚步,童颜有些不耐烦,从后面推了推他,催促着他赶紧离开。
林夕动也不动,小声呢喃道:“别急,我好想遇到宝了······”
林熙看中的那本古籍,跟寻常古籍大为不同,其制式奇大无比,高约有半米,宽约30厘米,开本宏大,无形当中,具有皇家威仪和气魄,被立在书柜后方,跟一堆不起眼的杂项,随意的堆放在那里。
看到那本古籍的瞬间,林熙下意识的看出了不凡,双瞳中异象浮现,天眼异能施展开来,判断那本古籍,大约40页左右,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隐约有淡淡的书香,非常讲究和美观。
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经历过火灾,古籍的书衣已经不见,而且在边角位置,有明显火烧痕迹,导致书本残缺不全。
想必这就是它,泯然众人,不被重视的原因。
或许有人要问,什么是书衣?
所谓书衣,就是书籍的封面,因为像人穿衣似的,包裹在书的外面,就有了“书衣”之称,形象而且生动。
彼时林熙脑海中,古籍已经褪去形象,勾勒出一团灵性,随后灵性流淌,化作无数景象画面,如同走马观花般,在他脑海中浮现。
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皇家宫殿,这本古籍被放在殿中,旁边还有许多同样恢弘,同样造型的古籍,整齐的摆在书架上面,如同小型的图书馆,规模如煌煌巨制。
画面一转,殿中燃起熊熊举火,无数本煌煌巨制,被烈焰吞噬成灰烬,并在烈焰最后,殿宇轰然倒塌,其他古籍无一幸存。
唯独眼前这本,因为殿宇倒塌时,被房梁砸了个正着,扑灭了身上的火焰,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有个小太监,从残垣断瓦当中,找到了这本古籍,偷偷带回了家中,当做他的传家宝,使得这本古籍,得以侥幸传承。
再后来无尽光阴里,古籍经理了无数沉浮,最终落到卖馄饨的小贩手里,小贩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来想当做柴火,将这本古籍烧掉,却恰巧遇到了贵人,以为是了不得的物件,及时买下,救下了这本古籍,并回来研究许久,却始终没有头绪,以为是看走了眼,遂不再关注。
在这无数画面当中,林熙只记住了一点,后面的都无关紧要,那就是那座宫殿中,无数同样的古籍上,都写着同样的名目——《永乐大典》。
这本残缺的古籍,竟然是永乐大典!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起兵把自己的侄子、朱元璋亲选继位的建文帝,赶下台后下落不明,从而登上皇帝宝座,但是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他经常惶恐,立志立下大功绩,证明坐得起皇位。
于是,1403年盛夏的金陵,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次年,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诏谕。
这道诏谕,用白话说是这样的:
天下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分散收载在各种书籍中,这些书籍品种多、文字长,从中寻找可供参阅的内容不容易,因此我想将各种书籍中所载的事物,以分类的方法放在一起,用在韵目下分列单字的方法,编集在一部书中,这样查考起来就像探囊取物,再方便不过了……你们按照我的意思,凡是自有书籍以来,所有经、史、子、集百家的书,甚至于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言论,都将它们辑录到这部书中,不要怕内容繁多而浩大。
永乐五年十月,两千多人经过三年多努力,《永乐大典》正式定稿,明成祖朱棣抽查部分后,非常满意,亲自撰写序言,自此这部超级书籍,横空出世于世人。
《永乐大典》定稿后,朱棣命人重写誊抄编册,历时一年终于完工,全书共22937卷,装帧后为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个,当时总共有两部,一部是原稿,一部被后人称为正本,即经过誊写装帧后的版本。
《永乐大典》从编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金陵文渊阁,后毁于大火,朱棣迁都北京后,正本一直放在紫禁城的文楼。
这部珍贵的史书,不仅朱棣很重视,成为他的历史功绩,正名了“永乐大帝”,明天其他皇帝,也同样非常重视,比如嘉靖皇帝,就非常喜爱《永乐大典》,经常放在案头翻阅。
当得知文渊阁失火,原稿尽毁于大火,嘉靖皇帝尤为担心,“命左右趣登文楼出之,夜中传谕三四次,遂得不毁”,于是在嘉靖皇帝的推动下,《永乐大典》得以单独保存,并且在火灾过后,再抄录一部了《永乐大典》。
嘉靖四十一年,“复制”《永乐大典》的工作开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次年,方才复制完毕,如今所能看到的残本,大多都是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