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魏书荀彧传》
(郭嘉)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魏书郭嘉传》
照此论之,“胜论”很有可能是颍川集团的共同意见,只不过在不同场合下由不同的人物负责陈述进谏,因此出现了“4胜”、“十胜”等不同版本。
总而言之,这是曹操麾下颖川集团所达成的共识,其目的在于,劝曹操积极应战。
换成今日的网络用语,就是:不要怂就是干!
在“4胜论”中,荀彧从“度、谋、武、德”4方面展开陈述,力图贬低袁绍,抬高曹操,达到激励士气的目的。
鉴于历史的后续发展,确实很容易令人误以为荀彧有“未卜先知”之能,甚至因此神化历史人物。
然而从史料的相关记载及诸多旁证中,却可以发现荀彧提出的“4胜”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与真实情况南辕北辙。
官渡之战持续1年有余(199-200),战况非常胶着,可知袁、曹实力相似。战争的最终结局实际是由“许攸叛变”、“乌巢失守”等偶然因素导致,并非“4胜”之效验。
以下按照“度、谋、武、德”4方面,依次比对袁、曹双方的实际情况。
1、度胜:
荀彧认为“袁绍外宽内忌,猜忌多疑;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因此在气度方面超过了袁绍。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魏书荀彧传》
这当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袁绍外宽内忌不假,曹操的雄猜阴刻,却远胜袁绍。
《崔琰传》记载“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皆见诛”。《曹瞒传》记载“曹操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诸葛瑾传》记载“曹操杀伐过差,离间骨肉”。
至于刘勋、娄圭、许攸这些功勋宿将,先后被找借口诛戮;连刘备也认为曹操“必不容己”,最终弃官出走。
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魏书崔琰传》
(刘备)揆彼(指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蜀书先主传》
以上,云某在前文皆已展开论述,并佐以大量史料。云某不是那口吐芬芳、以胡说视为职业的砖家叫兽李侗某,所以诸位大大可自行通过史料来验证。
那个李某某大放厥词之言,诸位大大当做笑谈即可。云某理工科出身,可以轻易看到那厮言辞、逻辑之中存在诸多矛盾之处,都不用上万方等文献资料库寻找文献。
遑论已有许多学术界大佬把那厮脸打肿…前提当然是那厮还有脸。
由此可知,曹操猜忌多疑、刻薄寡恩乃是汉末群雄的共识,荀彧称袁绍“外宽内忌”不假,但称曹操“明达不拘”则不然。
曹操的“任人唯贤”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立场坚定地支持曹氏代汉,否则必死无疑。此处云某不再列举,被曹老板杀了的功臣太多了!
荀彧虽然极力鼓吹曹操“明达不拘”,他自己却因为阻挠曹操篡汉而惨遭赐死(212)。可以说是历史的巨大讽刺。
(荀)彧病留寿春,(曹)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后汉书荀彧传》
度胜,外宽内忌的袁绍胜猜忌残暴的曹老板。
2、谋胜:
荀彧认为“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因此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魏书荀彧传》
这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袁绍自初平元年(190)起兵,以渤海郡1隅之地,鹰扬河朔,先后吞并了河北地区的各方势力。
自初平2年(191)开始,袁绍6续兼并韩馥、扫荡黑山,又驱逐盘踞青州的孔融与田楷,最终在建安4年(199)消灭了幽州的公孙瓒,成为黄河以北的霸主。
十年不到的时间,袁绍便从1介郡守,成长为“据4州之地”的巨无霸,可见他绝不是“迟重少决,失在后机”的寡断人物,而是“豪侠得众,怀雄霸之图”的英明之主。
官渡之战爆发于建安4年(199)8月,直至建安5年(200)十月方才分出胜负。这充分说明袁绍具备打持久战的本钱与实力。
(4年)秋8月,(曹)公进军黎阳……(5年)冬十月,(袁)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5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4十里。--《魏书武帝纪》
按《武帝纪》记载,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士卒精锐,粮草充裕,长期占据着主动权;曹操却陷入“兵不满万,伤者十23”的窘状,甚至1度断粮,险些被袁绍消灭。
时(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23。(袁)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魏书武帝纪》
照此论之,袁绍与曹操实乃旗鼓相当的对手,在谋略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姑且算打平。
3、武胜:
荀彧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