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之中。
张郃看得1头雾水。
“子龙,曹贼从何处得来如此多战马?”
赵云蹙眉道:“隽乂,如此看来,凉州已定矣!我等当将此事禀明主公。”
天光大亮之时,袁绍率步卒赶到了这片焦土。
见此处营寨已被焚毁,袁绍长出了1口气。
旋即其人愤恨不已。
“曹孟德竖子也!奸贼竟可想出如此毒计,我誓灭其人!”
赵云抱拳道:“主公,愚以为,当尽速夺回原武城,否则我军粮道必难畅通。”
袁绍打量着这片焦土,眯起眼道:“子龙,我军于此扎寨固守如何?”
赵云蹙眉抱拳:“主公,凉州恐已定矣。我军还要与曹贼僵持?”
袁绍哑然失笑。
“子龙勿忧,韩文约、马寿成势同水火,且曹孟德大军皆在官渡,凉州断无可能平定!
曹孟德攻我西路,不过苟延残喘耳!其人粮草匮乏,偏又运来战马,其势必不可久。”
袁绍1眼便看穿了凉州局势,又准确摸到了曹操的致命弱点,不愧为当世枭雄之1。
其人以马鞭指向乌巢泽北畔,胸有成竹道:“子龙,曹孟德已为强弩之末,其人必将猛攻我军。此处营寨便由你驻守,你可有信心?”
赵云心如明镜。
他当即躬身抱拳:“主公但请放心,云必不教曹贼越此寨1步!”
至此,袁绍弥补上了己方在官渡战场的最后1个隐患。
赵旻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墨菲定律这次让赵旻猝不及防。
袁绍除了留下1万步卒外,还给赵云留下3部骑兵,用于接应后寨粮草辎重,尽管赵云已打定主意用船运粮。
赵云正要提醒袁绍,须格外警惕曹操率军强攻后寨。
不用赵云提醒,袁绍复又果断对张郃下令。
“隽乂,由你率领1万步卒至后寨加强守备,无论如何,今日务必抵达!明日正午前,你务必赶回本寨!”
张郃深知此时局势之严峻,于是其人郑重领命。
袁绍再次叮嘱其人仅剩的这两员猛将赵云和张郃。
“自此之后,我等便以固守为主,曹孟德最多仅可坚持两个月!两个月后,我等直捣许都!”
言罢,袁绍翻身上马,率军离去,趁旁人未注意之时,其人轻轻叹了口气。
袁绍不是不想攻原武城,实则是其人如今无大将可用。
关羽时不时来上1次斩首行动,这对袁绍的伤害尤甚于损失兵卒。
文丑、吕翔兄弟、韩荀…等大将皆折损于官渡战场,如今沮授坐镇阳武城,淳于琼坐镇后寨;
本寨由张郃、荀谌、辛氏昆仲、逄纪、郭图坐镇,袁绍唯1可用者…惟有刘备。
无大将压制刘备,袁绍委实不敢用其人。
因此袁绍打定主意坚守不出,要与曹操耗到底。
这几章,毫无例外,我们皆将以官渡之战展开论述。
本章,我们聊1聊所谓的“4胜4败论”和“十胜十败论”。
其实,这两者是1回事儿,皆出自于荀彧的隐忧和鼓舞士气。
4胜论是从“度、谋、武、德”4方面展开论述,十胜论则是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方面展开论述。
比对《荀彧传》与《傅子》,可知郭嘉的立论与荀彧几乎完全1致,连措辞也高度相似。
(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曹)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魏书荀彧传》
(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傅子》
《傅子》的作者是傅玄,他与《魏书》作者王沈、《魏志》作者陈寿处在同1时代,可知“4胜”与“十胜”的基础史源应该相同。
《荀彧传》称此言论的主要作用是激励曹操,达到“强弱易势”之目的;《傅子》也明确表示,郭嘉献策的背景是“曹操欲讨袁绍而力不敌”。
(袁)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荀)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魏书荀彧传》
太祖谓(郭)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傅子》
可见“胜论”的本质是1种精神鸦片,主要起自我安慰的作用。
至于这种安慰剂式的言论,最初的提出者究竟是荀彧还是郭嘉,则难以定论。不过按郭嘉与荀彧同为颍川出身的背景来看,这份言论的原始底稿很有可能是颍川集团共同拟定的。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魏书荀彧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魏书郭嘉传》
按人际关系来看,郭嘉是由荀彧引荐,存在裙带勾连。按职能分工来看,荀彧担任尚书令,留镇后方;郭嘉是随军谋主,常在前线。
先是,(荀)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魏书荀彧传》
(荀)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