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截止目前五十五年的人生里,面临过好几次的分钱场面,这些场面都带着一些争吵和不体面。都是金花不愿意面对,也不想提起的经历。
金花的父母在她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那个穷困苦累的年代,这样的事情也是比较常见的,人们都自顾不暇,没空关心别人家的事情。安葬的仪式也是看在都是亲戚邻居的面子上,集体工分里面扣除来一点儿置办的。
金花的姐姐比她大三岁,十三岁读书很好,她知道读书是她的唯一出路,到处的去求村长,亲戚,老师让自己继续读书考学。她没空管自己十岁的妹妹如何吃饭穿衣,她自己也只是个孩子,她不想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她否认自己有这个义务。
金花的姐姐基本上都是住到学校里面,帮助老师做一些家务活儿,也帮忙种菜和干点儿地里活儿。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努力,考上了高中,毕业之后当了一辈子老师,找了个派出所的铁饭碗丈夫,生育了三个儿女,都严格培养成才,职称也到了高级教师,退休金也是很多足够潇洒的花。现在过着退休养狗的生活。曾经的坚持读书考试的信念,改变了她的一生。
金花作为读书一般的小学生妹妹,是不被看好的那个。父母都不在了,还妄想着读书,让村集体养着,那是坚决不可能的。家家户户都还穷的叮当响,穷的肚子咕咕叫呢。
十岁的金花开始寄养在亲戚家,说是寄养其实成本很低很低,要干很多活儿,还要去挣工分换口粮,要照顾亲戚家的小孩儿。基本上算是个免费的保姆,只用给口吃的饿不死就行,连吃饱都是奢侈,治病吃药那更是能省就省,没钱治看自己的造化。金花对于亲戚有感恩,但是她不想回忆曾经的这段经历。发烧也靠着自己硬挺过去,村里有几个小孩因为治疗不及时,烧坏了脑子成了弱智,还有失去听力的。金花全靠自己的运气挺了过去,然后亲戚邻居反而说她命硬,意思是有点克身边人。
金花的姐姐继续自己的读书考试和干活讨好老师的事情,没空想起自己的妹妹,也基本上不管自己的妹妹,她觉得自己的命运是最重要的,至于妹妹寄养在亲戚家里还是享福呢。她只想靠读书拼条出路,有出路之后也跟妹妹没有关系,妹妹不配自己辛苦努力的成果和结果。
唯一分给妹妹的是父母留下了银色手镯,在当时好像还挺值钱的。一对银色手镯,姐妹俩一人一个留作纪念。这就是唯一的念想和分东西了。金花的手镯被卖掉换药吃了,确切的说是用手镯换了退烧药。这个手镯可能救了她的命?让她不至于持续发高烧成为傻子和失去听力。
金花对于姐姐的拼劲是羡慕的,佩服的。对于姐姐的冷漠,也是深深领教过的。姐姐就像是陌生人一样的,是别人家口里的模范榜样。她们姐妹的关系亲近不起来,从未亲近过。
金花嫁给金多宝之后,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因为和公公婆婆实在相处不下去,吵架打架反抗几次之后,才和公公婆婆正式分家分开吃饭,各过各的。这次的分家依旧是一无所有,连粮食也是精准精确的分的。
再然后就是五个儿子陆续结婚,盖房子和给彩礼娶老婆。这些默认的父母应该付出的任务,她和金多宝咬牙完成了。年代不同,彩礼金额大不同,几个儿媳妇开始了争钱大战,争吵的结果是继续分钱,统一按照小儿媳的最高价格来补齐。先欠账,四个儿媳成了债主,自己成了欠债的,和金多宝打工攒钱攒钱,慢慢的每家都补齐了。这个分钱不仅吵架了,还额外的背了几万块的巨额债务。结婚的售后质保服务年限都拉扯了好几年,拉扯到小儿子结婚后,真是可悲又可笑。
这次马国华的房屋拆迁,因为是修车站,补贴的金额比较多。补偿了一套房子和小八万块钱。这次的分钱也是有点复杂的,各说各有理,各有各的理,各自也没有十足的道理。
“马国华是我前夫,马明一岁时候就去世了。然后我就带着他改嫁给了金多宝,你们说这个钱应该怎么分?”金花说出了自己的引子。
“你跟我爹又结婚生子了,所以这个钱应该算一家的,应该平分。两个妹妹不要,也不能分。”小儿子金良木重复着自己的想法。
“不到八万块钱,你二哥人家看不上,人家发话不管他事。你们四个兄弟统一意见之后,咱就分。”二儿子金良民确实表示不在乎这个钱,不想沾惹这个麻烦,甚至话里话外表示不愿意参与以后养老照顾的意思。金花知道二儿子凉薄,没想到真的能说出来,也能够做到不养老。这个读书最多的儿子,算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和他们一刀两断了。
“我觉得这是马明的亲爹留下来的,不应该平分,没有这个道理和说法。”大儿媳唐树枝开口说道,她不愿意到手的钱再被掏出来分掉。
马明没有发话,没有说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好人的大哥,他是宁愿拿钱出来息事宁人的,但是老婆挡在前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