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侯虽多年前便已卸甲归田, 但是祖上世代从军,又曾执掌数十万大军的赫赫威名,在民间还有军营中影响力都不小, 所以依旧引得诸位皇子王爷敬重不已。
只是平日卫国侯行事太过低调谨慎, 甚少与皇子们有来往。若不是姑母昭华长公主的寿辰,他们私下怕是难得见到父皇的这位心腹重臣一面。
几位王爷皇子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十分亲热,也不带半点架子,但卫国侯依旧只简单应付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去了, 说是去春华阁陪昭华长公主。
吴王, 齐王和韩王等人自然不会说什么, 这本就是姑母的生辰,卫国侯要陪在她身边也属正常。
韩王还感叹道, “卫国侯与姑母伉俪情深,真是羡煞旁人。”
其他几位兄弟也纷纷点头, 只是不少人心思活泛着, 卫国侯爱护妻儿,情意深重是出了名的。
过去他们也想过从这一方面下功夫拉拢卫国侯,但后者如同无缝的鸡蛋, 滑溜得很, 无从下手, 卫国侯给两个儿子定的亲事要么是家世清贵也没有实权的翰林之女, 要么就是江南大儒的千金, 几乎杜绝了和皇子外戚沾上半点关系, 也让他们那位精明又多疑的父皇放心,肆意恩赏长公主府。
连他们现在都还要敬重巴结着,可想当初卫国侯还执掌兵权的时候,权势何等煊赫。
长公主倒还有个挂名的义女戚灵嫣,也不是没人将主意打到她身上,只是犹豫于是正妃还是侧妃。
若是请求赐婚娶为正妃,又担心卫国侯对这个义女没什么感情,根本不会为她站队,到时候白白浪费了一个可以拉拢同盟的正妃之位,得不偿失。要是侧妃又怕伤了感情,以长公主表现出来的对义女戚灵嫣的宠爱,大抵也不会让她做侧室的。
还没等他们想好,当年所有人都以为早已遇难的卫国侯之女明珠郡主,居然再次回来了。
但这对于有心拉拢卫国侯的各方势力来说,这却是个好消息,亲生女儿,卫国侯总不会不顾忌吧,而且还正当适婚年龄,若非传来的消息中透露认回的郡主是个大脚好武的女子,只怕宫里的几位养育成年皇子的妃嫔娘娘早就去吹枕头风请求赐婚了。
可惜了,单这一项,连为皇子挑选妻妾的仕女大选都过不去,大夏后宫讲究颜形德工,条件不符也只有被筛下来的份,否则容易被质疑。
韩王心中惋惜地叹了一声,却不知道早在萧函回到公主府之时,他那位父皇乾明帝就有意再次结亲,要不是卫国侯难得坚持一回推拒了,众位皇子王爷也只有被挑选的份。
不得不说,就是自己和母妃都圣宠隆恩的韩王,也实在高估了自身在乾明帝心中的地位。
他还不明白一个道理,什么规矩,普天之下,皇帝便是最不讲规矩的人。
也只有皇帝认可的,也才成了规矩。
尚且显得年轻稚嫩的韩王,眼前想的也就是尽力拉拢每一分可能成为他同盟的力量,自己不能娶,但也可以让自己亲近的人娶。韩王俊朗的脸庞上浮现笑意,有意将话题引到卫国侯亲女明珠郡主身上,“怎么不见表妹?母妃在宫中还与本王提起过,甚是想见见呢。”
被留下负责招待几位王爷皇子的赵怀庭,唇角的笑意微微一顿,“小妹性子散漫,还没学会宫中礼仪规矩,见了宫中贵人只怕有失礼数。”
“无妨,都是自家人也无需重视那么多规矩,永嘉皇姐下月初三在春林别苑想要办个曲水流觞诗会,永嘉皇姐可是将下帖请客这个重任交给本王了,怀庭,言蹊你二人可不能不去,还有表妹。”韩王似是带着极为真诚的笑意道。
永嘉公主在皇女中排行第三,是韩王的同胞姐姐,也颇受乾明帝几分喜爱,下嫁给了平国公世子,平日喜爱欢宴,没少举办这样的交际活动,对韩王的助益也不小。
想想到时候他安排自己阵营中几位相貌气质出众的几位青年才俊,在宴上一展才华,而那位郡主表妹又是在普通人家里养大的,没见过什么世面,少女春心一动,便是卫国侯再不愿意牵扯进夺嫡争斗里,也不会狠心到不顾亲生女儿的意愿吧。
齐王赵棣听了却是想起在大慈寺那次偶然相逢,可不像赵怀庭所说的样子。
尽管是匆匆一面,还是给他留下不浅的印象,全然不像是在乡野之地长大的,不管是应对其他贵女背后非议,还是当场不留情面指出他的藏身之处,言行举止种种,皆可证明,京中传言不可信也。他又瞥了韩王一眼,只怕韩王这番积极的心思也是要落了空。
赵怀庭笑笑道,“韩王这话言过了,永嘉公主的宴会,在京中可是一帖难求啊。”
赵怀庭没有接下韩王的话,却也没有完全拒绝,若是永嘉公主的请帖真的送来了,如无什么其他意外还是要去一趟的,他卫国侯府还不敢凌驾于这些皇子公主的面子之上。
诸皇子王爷中最为年长的吴王,一向好武重军功,不怎么喜欢觥筹交错的宴会,但此时也难得道了一句,“我家王妃若是去了,也可以照顾郡主一二的。”
韩王:“……”他还能说不让皇姐给吴王妃下帖子么。
赵怀庭脸上带着温润笑意,心里却是想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