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明朝那些事儿》直到范增老师给他推荐以前,少年压根没有听说过。为购买这套书,他抽出时间在星期天跑到梵阳城里的三联书店。从后校门口坐公交,沿途来往的人许许多多。少年遇见白发老人,他让出座位。 拉着扶手,少年看着窗外,香樟树微笑着招呼他,像在为他点赞。 “金滩路口,沿着街直行七八百米。随即左转,有条敞开的巷道走进去,你会看见‘三联书店,请上二楼’。”少年右手有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这段话。现在,这张白色小纸条布满褶皱,有些润湿,散发着汗味。 少年原本叫张超一起,张超昨晚翻墙外出包夜,死活起不了床。无奈,少年只得自己前来,他心底把这当做小小的锻炼,没准会有新的收获。 几经辗转,少年驻足在三联书店门口朝里东张西望。拦住刚从里面走出来的中年大婶,少年怯生生地询问:“这里是三联书店吗?”大婶心想,你这人不会认字吗?可她看到少年穿着显眼而素朴的校服,知他是梵阳中学的学生,心底的不愉快顿时消减。“你往这儿进去。”少年道谢,等中年大婶路过。 此时,正值夏初,梵阳城的温度老高老高,高得有些儿离谱。少年脚踩凉鞋,身着夏季校服,背着他从初中时代背起的书包走进书店。他的心忽然豁朗,只因他看见满目琳琅的书,油然而生出某种别人难以理解的欢愉。 少年的手轻轻触摸书店里的书,不可分享的欢愉让他痴迷。他发现了许多书,有他在小学就读完的《鲁滨逊漂流记》,有初二那年在木黄中学书香园的香樟树下读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许许多多他在教科书或别人那儿遇见或听说过的书。这天,他觉得时间飞也似地流走,真的好快好快。 最后,他找到薄膜封存的《明朝那些事儿》。走到柜台,他跟小姐姐说:“这套书是按定价卖的吗?”小姐姐满脸堆欢:“不是这样的,我们这里有折扣。” “这样啊,谢谢你啦。”少年乖巧礼貌。 “折扣下来一百八十八元。”少年取出日记本。 他的钱夹在日记本里,有些老旧的钱,看着整洁没有折痕。一张红色的一百块,一张绿色的五十块,两张蓝色的十块,三张紫色的五块,两张绿色的一块。少年的脸上泛起小尴尬,蛮不好意思:“钱没带够,还差一块钱!” 收银台上,小姐姐看着他数钱,她心里自然明白。她是员工,这让她为难。这时候,一位西装革履,容貌英俊的青年男人走过来,少年觉得他像是从电视剧里走出的,英俊、绅士,有说不出却看得出来的模范精英味。 “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小姐姐告诉经理来龙去脉,经理转而对少年说:“看你这么喜欢书,就一百七十八块,卖给你!”少年遇见这种温暖人心的事情,他接连道谢。“小伙子,加油!”少年狠狠点头。 8 七天,少年都在阅读这部以正史为蓝本写作的通俗读物。它的语言生动,幽默风趣,有时惹得少年忍不住笑出声来。文字背后有作者对历史的热情与痴迷,作者把历史的距离拉近,让少年觉得明朝那些事儿就发生在眼前。 除却吃喝拉撒睡,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情,少年都在阅读。夜,少年忽然想起许青云,思念姑娘的心声翻山越岭,穿过重重山河,响彻小山村的远方,传到少年思念的某间屋子。他给她发短信,短信里,他跟她说,跟你分享个小秘密,“你想知道吗?”许青云手里正拿着手机,她打开信息栏,果然是顾长空。 “我当然想知道啊!” “我终于把老师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完啦!” “你好厉害哇!”寥寥数语让少年开心老长时间。小小年纪,少年的喜怒哀乐不加掩饰,他是简单纯粹的人,不懂人情世故,亦不琢磨人性人心。 春节结束,许青云问少年什么时候回学校?少年说提前两天,免得坐车不顺。 “我爸爸送我!”少年回姑娘说,“羡慕你家有车。” “那个……那个……”少年不好意思,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的。 “你倒是说啊?” “就是,就是你家的车有没有空位?有的话,我可以蹭顺风车吗?” “当然有啊。” “那,到时候又要麻烦你啦。” 春节结束,少年来到木□□,来到阳光新城四号楼的小姨家。清晨,起床拜别小姨,来到场口。“我就在桥头。” 电话,那头传来姑娘清脆爽朗的声音。“你在那儿等会,我们还在吃早餐。” 电话刚挂断,来电显示许青云,“有什么事吗?” “我爸爸让你到我家来坐会,可能还要等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