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 1.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家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3.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国内的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受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 4.从国际条件看,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的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在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上,列宁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深刻地阐明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必须而且可能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疫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建立城乡经济联系,发展经济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主要标志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制度。 4.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坚持新发展理念。 6.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7.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8.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同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方法论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坚持辩证的发展的方法和观点,坚持事物发展分阶段的方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