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太医跟着云巧去开方子,叮嘱药膳的烹饪方式和注意事项,郑前去沏茶,云影被宣帝支了出去,陆真也放松了下来,歪在榻上看宣帝。
她似乎坐得近了些,最近有些休息不好,眼底带了青黑,这一年多想必经历了许多,眸中沉得如同一潭深渊,让人猜不透其中所思所想。
宣帝迎上她的眼神,脸上浮上无奈的神色:“你身边的人还是少了些,不如还是让张风跟在你身边吧,他的武力还是拿得出手的。”
“不用不用,明镜司才成立不久,接手了一堆事情,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臣述完职就走。”
宣帝失望了一瞬,复又说道:“回去也好,那里才是你大展才能的地方,长安太小也太乱了,否则那些人又怎敢明目张胆搞偷袭。”
这些人破防,无非就是两点。
一是陆真官场走得太顺,明明是一穷困县县令,偏偏最争气,五年内连续跃升,还肩负着先帝改革落地的遗愿,这简直就是封疆大吏的预备版。
另一个点便是陇右的改革实在是太成功了,商户赚到了钱,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还联合不少氏族提升了工艺技术,提升商品质量,其他地方的工坊活路都快没了,不眼红才怪。
若不是昨晚随从们支援及时,陆真身边的人护得紧,说不定早就将她重伤了。
“这也说明这件事咱们做对了,陇右的改革已经让家底深厚的氏族感到不安,这事还得继续下去,但要一步一步来,急不得,陛下请看。”
陆真递给宣帝一本册子,宣帝狐疑地接过:“田、户、税新政实操?这么厚,写了很久吧?”
宣帝将册子翻开慢慢看了起来,这本册子是陆真自永新县起开始记录的关于几条新政实施的要点和重点。
田改的重点是要明确辖内的耕地总面积,实施土地所有缴税政策,适当约束田地租赁上限,将百姓肩上的税粮重担减轻,因地制宜进行耕种,释放劳动力往工坊转移。
稻子的种子她倒是可以提供,种植的人才也能够提供一些,但当地的情况显然是更复杂的,需要知府、县令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安排耕种。
“这些资料都是爱卿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就这样交给朕?”
陆真轻轻白了她一眼:“陛下心里乐开花了吧?”
“咳咳......爱卿辛苦了。”
“年后朝中将开恩科,届时会有一批有志之士可安排到地方去,朝中也需要有人来统领此事,你要不考虑考虑?”
陆真摇了摇头,反而不太建议陛下如此粗暴来推进新政。
“陛下,事情可以分解让六部或者新官员来落地,但统领这件事的非陛下莫属,而且此事需缓步推进,田改和户改可以先行一步,同时培养税务司的能力,等时机成熟就可以推行税改。”
陇右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税改,是因为卫所在她手里,她可以借助卫所来协助搞税改,谁想不开要和卫所对着干?
而且商户们尝到了甜头,税改以后类目清晰,降低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对他们百利无一害。
但其他地方就未必了,田改和户改正好可以先行,试探一下深浅,再决定要如何推进税改。
宣帝点点头,她明白陆真的意思,况且陇右现在也还需要再稳一稳,那便让她多管几个府吧。
陆真看她听得进去,心下一松,直接躺平在榻上,她就怕宣帝一意孤行将她留在长安,这个权力的漩涡中心,她还不想被搅进来。
在这里玩心眼子,不如回去做点实际的。
“伤口怎么渗血了?让朕看看。”
宣帝说完就要伸手过来扯她的带子,陆真忙伸手去护:“陛下,这不合规矩......”
“规矩?朕在这就是规矩。你把手拿开让朕看看,这都渗血了,上的什么药?指给朕看看。”
陆真连自己的衣带都护不住,正想要说话,却感觉下身一热......坏了!
“陛下,你先出去,让云巧进来帮臣就行!”
“无事,朕带了药,对外伤治疗好,还不留疤,正好给你涂上......?”
宣帝懵了一瞬,看着陆真生不如死的脸顿觉好笑:“原是月事来了,朕唤云巧来给你换衣裳,别生气啦。”
陆真闭着眼睛装死,感觉头顶被温柔地抚摸了两下,随后宣帝喊了云巧进来,自己带着云影去了院子里等她换好衣裳。
“先前尚衣局的小宫女送来了新做的月事带,回去以后你记得去尚衣局一趟,让他们送一些来这里。”
“是。”
云影将此事记在心中,院子里郑前听到这话连忙吩咐人去准备热水,自己去了厨房找胡厨子安排饮食,大人爱吃辣,受伤了也不忌口,现在总算有了让她安心养伤的理由了。
此时,明镜司的曾奇来到了小院求见宣帝,宣帝看完他递上来的东西后脸色都冷了下来。
“人在哪?”
“在明镜司。”
“好。”
在屋子里的陆真从尴尬中缓解了过来,重新上药包扎换好衣服后,再次见到宣帝时不免有些尴尬。
“爱卿,朕还有事就不在这里用膳了,你好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