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白明珠听风就是雨
柏翠在香港住了两个礼拜,到八月中旬,见梅思基本没有大问题,便要回去了。
八月十四号礼拜五,上午的码头上,梅思与白明珠一起送别柏翠。
白明珠拉着柏翠的手,那是一个依依不舍,自从那一回白明珠来家中探访,与柏翠便成了莫逆,简直相见恨晚,此时相约今后时时写信打电话。
送走了柏翠,梅思回到石硖尾,推开房门,屋中静悄悄,习惯了柏翠的声音环绕,如今她走了,一时间有些怅然,不过梅思很快调整了心情,病了这么久,很多事都耽搁了,房间里倒是没有太多需要收拾,柏翠临行之前,已经帮自己打理好了,各处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只是梅林中实在需要料理一下,菜畦这几个月只是抽空看看,现在要除一除草,免得野草淹没了青菜。
做这又做那,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梅思回到外面房间,灯光下伏在案头,时停时续写了一阵书信,看看已经九点,已经感觉疲倦,便拿了两条毯子,重又回到梅林,旧毛毯铺在干草铺上,比较新的薄毯搭在腹部,预备睡觉。
外间真的是热啊,不过梅思一直没有买冷气机,倒不全是为了多么能耐热,每到夏天,夜晚她便挪进梅林中休息,山间风凉,白天光线明媚,让人很是愉悦,到了夜里,温度便降了下来,梅思在林间搭起一个帆布帐篷,没有雨的时候,就睡在这里,很是凉爽。
夏季最是酷热的时候,只凭风扇的确是不成,柏翠这十几天,热得身上起痱子,擦了痱子粉,也是不顶用,所以柏翠在这里顶了两周,很是不易,是该回去了。
第二天礼拜六,又是写信,这一封信其实不很长,却断断续续连写了三天,直到礼拜天的晚上,梅思抛下了笔:“便这样吧,再要好,我也实在不能了。”
十七号礼拜一的清晨,梅思匆匆出了门,却先不忙寄信,而是搭乘巴士,直奔联交所,到了那里,也不看价格,直接便要卖掉提款。
交易员对着计算机屏幕,很是讶异:“真的要这样吗?今年以来,都涨得好极了,最近还在涨,虽然我不该这样说,不过有可能过四千点的,您却要卖出这样大的数目,七万元啊!”
梅思点点头:“我有事,急等钱用。”
交易员暗暗心疼,真是可惜,直线上涨啊,这七万块再等两个月,只怕能赚出三四千元,然而却要急急卖出,倘若不是家中发生严重的变故,怎么会如此匆忙?所以才说,平安是福,否则的话,紧张焦虑是当然的了,此外却也破财。
股票卖出,要第二天提款,十八号礼拜二,梅思拿到钱,到银行填了两张汇款单,一张给钟坤,另一张给陈露云,回到家便打电话到南宁:“露云,我汇了钱到你那里,六万元,塘村的小学校太破败了,这笔钱给她们重修一下校舍,添一些桌椅课本,倘若不够,你告诉我,我再寄钱过去。这件事便拜托你,我再去不便,全靠你了,让你受累。”
陈露云坐在客厅茶几旁,手握着听筒,虽然有些意外,却也不十分惊诧,近年来归国的华侨,常有此举,当初送老同学离开南宁,便猜测到她可能会这样做,如今果然如此。
陈露云便笑道:“怎么这样客气?你这样大数目的捐赠,是应该我感谢你才对,怎么你却要向我道辛苦?黄菲同志,你虽然人在香港,却为祖国做出贡献,我代表塘村人民,向你致谢!”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陈露云要她放心,塘村小学的事,她会负责,盯着当地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学校上面,绝不会辜负梅思,等学校建好,梅思如果能来,便主持剪彩,若不能来,她拍照寄来给梅思看。
梅思汇款过去,自觉心头一件大事了结,六天之后,二十四号礼拜一,东妹提了一袋水果过来:“今天处暑呢,还要热一阵。”
两人闲谈,梅思乐呵呵便说:“总算做了一些事情,心里轻松了。”
东妹下午回去,不等到烧晚饭的时间,电话铃声便响起,梅思忙把洗好的青菜放在水池中,快步走进厅中,抄起电话一听,对面是白明珠的声音:“梅小姐,你要回桂林养老了?”
声音实在太响,梅思不得不把听筒拿得远一些:“白太太,你从哪里听来?”
白明珠一串话如同爆豆:“倘若不是为了这个,你捐那么多钱做什么?六万元啊,港币对人民币,哪怕按官价折一半,在那边也是三万块,三个‘万元户’呢,你投这样大一笔钱进去,不是为了回乡养老,是为什么?梅小姐,我早就说,倘若能回故乡,还是回去的好,香港什么都贵,平安无事倒还罢了,倘若哪里不舒服,等进去医院,坟头草都三尺高,你幸好是向来康健,没有大问题,这一次虽说心脏难受,却也休养过来,倘若是像我们这样,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三灾八难的,可有得煎熬,我先生这一阵前列腺出毛病,上厕所便痛……看一看大夫人,她若不是回了桂林,在美国可不容易,未必能到现在,九十多岁了呢,在祖国,待如上宾……”
梅思揉了揉额角,好容易等到白明珠话语终于有了间隙,她插一句:“白太啊,我这一次只是为了回报故国,我们毕竟不是大夫人,归乡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