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或是单纯的嘬嘬嘬,根本不成句。
有些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声音表达出来,只觉得那句话自己已经听到了,但那可能只是幻觉。
从床上坐起,陈舟突然哑着嗓子开口说道。
“你好,我的名字叫陈舟。”
他稍稍愣住,仿佛这是头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
说话声音粗重且陌生,吐字还算清晰,但已与他印象中自己的声音截然不同。
陈舟这才意识到,由于过长时间没能与人交流,他习以为常的一些事物已经悄然转变了模样。
如果不是这场疾病使他闲下来,恐怕再过两三年他才能发现问题,到那时候,他可能就丧失大部分语言能力了。
从前在工厂中,即使他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小透明,每天至少也能说几十句话。
和不同岗位的工友交流,应付领导,在食堂打饭后吐槽几句伙食的咸淡,或是与父母通个电话,跟他们寒暄一些家长里短。
到了岛上,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机会,他也就慢慢养成了不说话的习惯。在现代社会,没有人会考虑五个月不说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陈舟也不曾想过,自己现在说话的音调竟然会变成这样,与几个月前登岛完全不同。
这或许受到了烟草水的影响,但也不能否定长时间低频率使用声带已经对语言能力产生了影响。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待到挑战结束回到现代社会后,他可能要费数年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交流能力,到时候那些奖励金加在一起估计还不够治病用。
“咳咳,这时空穿越管理局是真抠门。
老子辛辛苦苦拿命给你们做真人秀,你们给钱少就算了,还不把这些隐患写出来,真是缺大德了。”
清了清嗓子,陈舟自言自语。
说完这句话,窑洞又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望着光线愈发昏暗的卧室,听着小灰灰的呼噜声及来福梦中的哼唧,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突然袭上心头。
他仿佛看到洞窟中,乃至整座岛屿上盘踞着一头无比巨大的虚无之物,它正在一点点吞噬自己。
那头怪物的名字叫孤独。
它没有尖牙利爪,也没有可怖的面貌,强壮的身躯,有的只是在沉默中不断地侵蚀。
就在这沉默中,一个正常人会被消磨掉心智,剥夺语言能力,丧失记忆,失去自理能力。
变得没有人性,没有理智,不再珍惜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陈舟一直以为自己在与自然对抗、与时间对抗、或者是与过去懒散的自己对抗。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在这场挑战中,他唯一的对手只有孤独。
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没有信仰的现代人,一个经历过热闹与繁华,享受过科技便利的现代人。
一个焦虑的,精神内耗的,孤僻内向的现代人被丢在孤岛上,他所要承受的孤独感要比鲁滨逊沉重得多。
鲁滨逊不在乎他的家庭,他很叛逆,很早就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
鲁滨逊可以找到精神寄托,可以拥有信仰。
17世纪的中世纪科技还不够发达,鲁滨逊曾经目睹过太多死亡,也见到甚至亲自贩卖过人口,对整个世界并未心存美好的幻想,他只需要考虑活下去,坚持到得救。
对比鲁滨逊和自己的各项条件,陈舟感觉他想清楚了为什么那么多回复参与挑战的人中,他成了被选中的那个。
正是因为他生活失意、内心焦虑、性格内向且在乎家人。
这样的人置身于孤岛求生,必定会在漫长的挑战过程中受到亲情友情的羁绊,忍受折磨。
又会因为憧憬挑战结束后获得奖励,改善生活而苦苦挣扎,咬牙坚持。
如果放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来此,时空管理局所期待呈现的节目效果便荡然无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名为“真人秀”的节目根本就不是真人秀,而是一场残酷的社会实验。
假如还有其他挑战者被选中,参与进来,他们的性格和经历也必定有不同寻常之处,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会展现出不同的应对方式。
其中或许有心志坚定的人、有遭受过更多折磨与打击的人、有诙谐幽默的人、甚至有毫无动手能力和独处经验的巨婴。
这些人可能做的比他好,也有可能做的比他差。
他们可能在岛上生活的很潇洒,也有可能已经死去。
但无论他们生或死,都无法在任何一个世界掀起波澜,只能充作节目中产生的一个小小看点。
而整个挑战之所以选用鲁滨逊漂流记作为背景,并不是因为节目组想看挑战者的聪明才智,看他们利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了什么小工具,或是手搓出什么精密的器械,提高了生活质量。
一个有能力制造如此庞大世界,可以扭曲时空的文明,怎么会瞧得上这些简陋落后的东西。
那些隐没在高层世界的观察者,他们想审视的只有挑战者的内心,和一个正常心智在这场挑战中的挣扎与沉沦。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种挣扎,他们才提供了充裕的物资,让挑战者得以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