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其他类型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47章 最没用的一集(求订阅)

第47章 最没用的一集(求订阅)(2 / 3)

是三根叠在一起的木质长条状物体。

最顶端的木条最长,中间其次,最底下的木条最短。

目测它们的长度分别在70、50和30厘米左右。

所有木条的形状大体相同,一头方一头扁圆,方的那头都打着孔,上面系了一根小黄绳。

它们的做工符合现代流水线工艺的特色,抛光精细,红褐色木料表面涂着一层清漆,因被淋湿,上面还挂着水珠。

方头握柄上刻着防滑的竹节状突起,增加了木条的细节。

虽使它显得更加精致,却改变不了它是一件廉价物品的本质。

见到此物,陈舟感到莫名的熟悉,他隐约记得自己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不过无论这三根木条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注定是目前收到的所有奖励里最没用的三件。

电子木鱼能看个乐呵、肛塞有金属件、硅胶手机壳能割开当气密封条。

这三根木条能干什么?

岛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

郁闷地拿起木条,攥着最长那根的方形木柄,把它当作手杖杵着地,陈舟脑海中灵光一闪,总算想起来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了。

在北方农村,冬天屋外冷,屋内热,进出房屋常要切换大鞋和拖鞋。

低帮鞋容易进雪,不适合积雪厚重的北方地区。

大鞋通常是高帮的,换鞋时若是用手提鞋,容易弄得手指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古代的王公贵族最受不了这个,慢慢便演化出一种叫鞋拔子的工具。它的下沿呈圆弧状,打磨光滑,形状贴合人的脚后跟,可以代替人手辅助穿鞋。

陈舟小时候曾见过老太爷用鞋拔子穿鞋。

老人家当时年近九十,用的鞋拔子是件白铜制品,陪伴老人家足有三十多年了,老人去世后,随他一同下葬。

可能是因为现代运动鞋越来越宽松,且符合人体工学。

自老太爷以后,陈舟就再没见人使用过类似的东西。

“唉,也不能说这东西完全没用。

等我在岛上待到五十多岁,弯不下腰的时候,没准就要靠这东西穿鞋了。”

将三根鞋拔子分开,挨个掂量。

分量不轻不重刚刚好,尤其是最长的那根,挥舞起来有种棒球棍的感觉,呼呼作响。

陈舟轻声感慨。

“还是现代工艺优秀,一根普通的鞋拔子都做的这么讲究,抛光这么细致。”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比17世纪的船舵握着都舒服。”

念叨着,收起三根鞋拔子,望了望天色,比之前阴沉得更加严重。

这雨酝酿了足有四五个小时,说不准啥时候下起来,不早点启程到时候被截在山路上就麻烦了。

正准备返回洞窟,陈舟的视线在海上随意瞥过,突然发现浑浊的浪间有两个小黑点浮动。

出门没带望远镜,眯起眼睛聚光,努力观察着那两个小黑点,他有点怀疑那是两只海龟在海面上游动,要往岸上来。

再一想不对劲。

“纪录片里的龟类可没有浮在水面游泳的习惯,通常潜在水里。

现在风浪这么大,在水底游泳更节省体力,假如我是海龟,根本不可能浮出海面。”

“如果它们不是海龟的话,有没有可能是船上的木桶漂流过来?”

认真分析。

陈舟觉得自己从船上搬运物资的时候搜索的已经足够干净彻底,按理说不会再有遗落的木桶。

若是附近有商船或者海盗路过,他们船上的木桶也不可能顺利漂洋过海,来到近岸。

“那是什么东西?”

途经沙滩已不知多少次,陈舟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奇怪的东西。

止住本打算返程的脚步,他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那两个黑点还在向岸边靠近。

按照现在的速度,再有半个小时它们就能抵近海岸,然后登陆,陈舟不禁有些慌乱。

因为他又想到了一种新的可能——那两个黑点是食人土著的独木舟,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风暴,他们打算登岛暂避。

沙滩没有避雨处,土著登岛后极有可能前往树林。

如果再往前一点,土著便将看到密密麻麻的窝棚和山坡营地,他辛苦积攒的物资可就要落入这群野蛮人之手了。

心态再不像刚刚观望时那般平和,陈舟快步奔回营地,放下鞋拔子,找出用于和土著交易的劣质单筒望远镜,带上一把铁片刀,拎着斧子重回沙滩。

营地中的优质火绳枪都被拿到了山上,只剩几把磨损严重的老古董。

诸如通条、引药瓶、铅弹等必备工具营地中也没留下,倘若真有两条独木舟的土著登岸,最好的选择只有暂避锋芒。

阴雨天火绳枪时灵时不灵,火药点不着,十字弩对付不了这么多人。

假如土著要搬走物资,他只能听之任之。

毕竟独木舟载重有限,就算满载,土著也带不走太多东西。

而且他们不识得宝物,只会优先带走没用的玻璃珠子、陶瓷娃娃,顶多再拿两箱短斧和铁片刀,对岛上生活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最新小说: 开局一个石头窝:我把废土造成盛世 八零悍妻揣崽后,植物人老公心慌慌 不凡旅程 噬龙修仙 他可不是情劫[穿书] 巫师:我要当学霸 我真的不想再当顶流了 木叶:从秽土扉间开始做大资本家 与宇智波同行 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