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结构不必太复杂,即使淋雨也没问题,只要不简陋到上厕所的时候掉进粪坑就行。
庇护所的厕所作为生活设施的一部分,要修建的小巧精致些,不能漏雨,最好具备一定的密封性,省得臭气熏天,影响心情。
这两间厕所优先修建山下这一间,山上可以暂时挖一个坑代替。
当然,现在挖掘工具还没做好,想再多都没用。
陈舟必须得去山上凿刻好他的木锹和镐头,才能动工。
带上油灯、大铁锅、被褥、等物资,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他出发了。
……
严格来说,镶嵌金属的镐头和木锹造型要比榫舌卯眼复杂得多。
它们不是那种直上直下的曲线,也不是用炭棒简简单单就能勾勒出来的结构。
但铁树坚硬的木质弥补了这一问题。
使用凿子斧子等工具对付这种树,就仿佛从石头里把镐头抠出来一样,劳心劳神。
缓慢地雕凿过程使工作进度被迫延长,从而提高了精度。
从10月30日到11月4日,陈舟一直在跟截好的铁树桩子较劲。
他的前两个工具制作得并不成功。
镐头和木锹头安装上握柄倒是能用,但镶嵌金属的凹槽做得略大略浅了些,导致捶打好的角铁无法顺利地卡在铁木上,只能当木质工具用。
第二对成品,陈舟吸取教训,完善了凹槽部分,成功将角铁镶嵌了进去,不过仍有一点小瑕疵——不符合人体工学。
握把做得太长太粗,表面未做防滑处理,汗出多了挥动时容易脱手。不过客观地评价,一个没有木工基础的人,能在五天内做出这样四件可以使用的成品,已经很不错了。
4日晚上,陈舟回到营地带走了砂轮和制造了一半的脚踏砂轮机。
这天他熬夜工作,忙到凌晨,完成了砂轮机。
在这段时间,还有一件关于饮食的事不得不提。
山羊奶的加入提高了陈舟的生活质量,使他有更充沛的精力完成更多工作。
经过熬制的奶水膻味降低,陈舟饮用时划分了两种口味——加或加茶盐。
每一种味道都独具特色。
加羊奶稍有一些现代奶茶的感觉,只是奶香味过于浓郁。
而熬制过茶叶添加盐粒的奶茶则有蒙古奶茶的风味,既能补充蛋白质和水和盐分,也能补充体能,适应了微弱的羊膻后,还有点上瘾。
就这样,保持着稳定的生活节奏,一直到11月5日。
旱季的清晨,天气早早显出几分燥热。
处于背阴处的山洞气温稍低,反而成了避暑胜地。
起床后,陈舟喝一口朗姆酒漱口,然后用树皮牙刷清洁口腔,吃过奶茶泡面包,涮完铁壶后,扛着镐头木锹开始为庇护所选址。
旱季阳光太毒辣,一月份种下庄稼,如果没有东西遮阳,必然将稻苗晒得枯萎。
陈舟打算提前在背阴处育苗,待稻苗和大麦小麦长大了,再把它们移植到山下田地中。
因此,他要选取一块足够宽敞平坦的土地,既要满足育苗需求,也要腾出搭建厕所的空间,如果能留有建造小院那般大小的空地就更好了。
原著中,鲁滨逊的山洞修建在一座小山丘背后的洼地中,那里直通海滨低地,有一块平坦的草坪,空间宽阔。
且山丘会遮挡上午的太阳,使那里在旱季可以免受阳光的侵害。
不过接近海边并非什么好事。
鲁滨逊后来发现食人土著后,差点吓得毁掉直通海滨这处庇护所,躲进岛屿深处,直到他的木栏杆围墙长成树木,遮蔽了入口,才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熟读原著,陈舟肯定不能和鲁滨逊做一样的选择。
沿着山腰一路向西,他希望在山的背阴处找到一块值得开发的土地。
这个岛屿不像孤岛求生电影中的岛屿面积那么小。
在半山腰俯瞰大地,能明显地看到,从这座山峰开始,有一整条起伏不平的山脉直通岛屿深处。
茂密的原始森林将大地填充成一片浓淡不一的绿色,偶尔可见一些河流和草坪在林中出现,仿佛群山身上的筋脉和皮癣。
与这座山相邻,旁边的山峰高处蒙着一层黑白相间的岩石,山顶平坦,像是一座火山。
观察着地形地势,陈舟这一走,几乎绕行到山的正南方向。
往西,山腰到山脚的坡度逐渐放缓,山顶到山腰的弧度依旧陡峭。
这里风势较小,土层流失不严重,颇为厚实。
陈舟试着刨了刨,挖下去三四十厘米还触不到岩石,足够种植庄稼了。
再向前,一处陡峭的岩壁下,终于出现了他理想中的地形——崖下平台。
说是平台,其实还是有一个向下的角度,只是曲线柔和,垫平后大致能塑造一块三四百平方米的可用之地。
挨着山的位置,岩壁底部有一块六七米高的砂石层,适合挖掘。
高耸的岩壁可以增加敌人从山上进攻的风险,同时遮挡了大多数阳光和猛烈的海风,也为庇护所中冒起的炊烟提供了一定的掩护。
平缓的山坡长满喜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