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木匠房(2 / 3)

,然而制造它们却费时费力,甚至无法制造。

这种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资,理应优先运到岛上。

排在第三的是服饰,理由同样是消耗品且不可再生。

第四是武器。船上枪支火药为数不少,甚至还有火炮,不过陈舟很有自知之明,凭他个人的能力,顶多把枪带走,那金属浇铸的火炮哪怕再小也有一百七八十斤,根本搬不动。

况且到岛上也就是捉捉山羊打打鸟,顶多吓唬吓唬食人土著,犯不上把炮搬出来,那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排在武器后面的分别是贵重物品和食物。

这可不是陈舟要钱不要命瞎排名,而是他认真思考后的结果。

在他看来,岛上可食用的资源已经丰富到了一定程度。

生存所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都能找得到,而且种类庞杂,数量众多。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船上那些饼干、奶酪、腌肉等可能已经霉变的食物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陈舟宁愿用它们去交换几袋辣椒白菜葱姜蒜的种子来丰富自己的菜谱,也不愿意优先搬它们上岸。与之相比,贵重物品既能增加挑战成功的奖励,也能装饰房屋,提高陈舟在岛上的生活质量,又不会过于沉重难以搬运,性价比自然高了不少。

一边权衡着各个物资的重要性,一边列着清单。

很快,几张羊皮纸上已分门别类画出了表格,只等陈舟统计好数量填上去了。

时间紧迫,陈舟清楚地记得,从鲁滨逊登上船到风暴将商船撕碎只有24天的时间。

在这半个多月的短暂安全期内,他必须造好木筏,运送物资,搭建临时居所,一刻也耽搁不得。

放下纸笔,陈舟准备继续搜索木匠的房间,对房间内物品做到心中有数后,将前三个房间的所有物资统一整理到木箱中,放到最便于搬运的鲁滨逊房间,待木筏造好后最先送上岛。

当然,没找到合适的鞋子也是原因之一。

有过搜索鲁滨逊房间的经验,陈舟这次先看了眼床底,果然在下面找到了一双又破又旧还散发着臭味儿的鞋子。

它的尺寸倒是合适,只不过闻着鞋膛内刺鼻的气味,陈舟不由面露难色,犹豫着要不要冒着感染脚气的风险穿上这双鞋。

很快,他的顾虑在木匠的第二个箱子中得到了完美地解决——箱子里有一双新鞋!

那是一双厚实的皮靴,显然不适合这里炎热的气候。

但它鞋面崭新,没有异味儿,做工虽不及鲁滨逊的服饰,却也找不到明显的瑕疵,而且鞋底柔软结实,穿上它后再也不必担忧钉子扎脚。

有这么多优点,热一些捂脚一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陈舟自然爽快地抛弃了脚上趿拉着的“拖鞋”,高高兴兴地换上了木匠的皮靴。

像小时候穿上母亲给买的新鞋一样,虽然没人欣赏,但那种感觉就是轻飘飘的,仿佛走起路都带风。

伴着鞋底踏在木板上发出的闷响,陈舟将第二个木箱也翻了个底朝天。

没想到除了鞋子外,箱中还有不少惊喜。

除了十几件符合他体型的衣服裤子外,箱底还压着一把十字弩、五支弩箭、一柄刺剑和两把猎刀。

这几把武器中陈舟最喜欢的就是那把十字弩。

它的弩臂由红木打造,表面上了层清漆,前段的弩弓使用的是钢材,弓弦粗实,陈舟试着拽了拽,单凭他手臂的力气完全无法将弓弦拉开,可见这把弩的磅数非常大,威力必然也很惊人。

在弩臂的末端,配备了一个杠杆式上弦器,它可以通过杠杆原理,将弦直接“撬”到弦钩上。

在17世纪中叶的欧洲,火绳枪在战争中的兴起严重挤压了手弩的生存空间,面对全副武装的“重甲铁罐头”和大盾兵,火药迸发的弹丸远比弩箭有用得多。

因此手弩除了在贵族的狩猎中偶露头角,已经很少出场了。

别说生活在禁枪禁弩社会的陈舟,即使是常年活跃在船上的水手和纵横劫掠的海盗,大多数时候也是用枪炮说话。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虽然弩在战争中无法突破甲胄的防护,但在面对野兽或禽类时,它精准度高、无异味儿、噪音小的优势也是火绳枪难以取代的。

对陈舟而言,在岛上捕杀野山羊海鸟等猎物,这把手弩肯定比火绳枪更有用。

况且作为一个从小就爱舞刀弄棒的男人,一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的男人,陈舟更是无法拒绝拥有这样一把融合了机械美感和实用性的致命杀器。

要不是担心在船上射箭容易射进海里,他都恨不得随身带着这把弩,把那些盘旋在天上的海鸟射下来。

毕竟在现代社会根本就没有体验冷兵器狩猎的机会,顶多去射击俱乐部打打不会流血的靶子过过干瘾。

像个孩子一样在脑海中勾勒出假想敌,陈舟利用上弦器拉开弦,端着十字弩作势瞄准,空放了一发。

弓弦猛地弹开,发出连绵的嗡鸣声,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震得陈舟差点没握住弩臂。

据此,他判断这把弩的拉力至少也有200磅。

这是一个非

最新小说: 他可不是情劫[穿书] 我自扶摇逐日光 开局一个石头窝:我把废土造成盛世 不凡旅程 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 与宇智波同行 八零悍妻揣崽后,植物人老公心慌慌 巫师:我要当学霸 木叶:从秽土扉间开始做大资本家 我真的不想再当顶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