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夏意渐浓,公主府内池塘中的莲花复长了起来。
林蕴霏斜靠在亭子的阑干上,手臂垂下去撩花瓣,楹玉立在她身边轻轻摇着团扇。
暑热催得人出汗,思绪也变得浮躁,林蕴霏在想谢呈昨日送来的那封信。
今年云州又发旱灾,且较之往年还要严重。
再过几日,眼看着便是收获早稻的时节,农户们就指着这次丰收过活,却不幸碰上天灾颗粒无收。
尽管云州太守早有预见地组织众人挖井取水,但云州已有十余日不曾降雨,地下水并非取之不尽之物,旱灾还是成为定局。
百姓们急得将州署与各县的府衙围堵起来,偏偏这种时候动强只会激发民怨,一时间心有顾忌的官吏们连门都迈不出。
倒不是他们不想开粮仓赈灾,实在是官府内的存粮也告罄了。
极度缺粮缺水导致哀鸿遍野,据说甚至还出现了子食老母,父食幼女这般不忍卒闻的惨状。
更有大批百姓为求得生机跋涉至临近的州署乞求粮食,引起一片混乱。
总而言之,局势恰如汤汤热水,叫涉于其中的人皆感到难以喘气。
地方加急往宫中送去了请求赈灾的信,户部因此开始清点国库,同时文惠帝交代了由林彦负责护送粮食至云州,且让国师谢呈随行。
将谢呈从高塔中请出来的缘由显而易见,文惠帝这是要拉他去安抚人心。
林蕴霏记得前世也是林彦同谢呈一道去处理此事的,彼时林彦在那儿顺手剿灭了泛滥的山匪,赢得了一众民心,自此他夺嫡的呼声让林怀祺一党望尘莫及。
这一世谢呈为何要她也跟去呢?有林彦在场,如何也轮不到她来争取风头。
如若此行她只是去镶边,实在不必劳神折腾。
谢呈不会想不到这些,所以他是知晓什么内情吗?或许是指向林彦的内情?
想不出啊,想不出。林蕴霏费解地叹了口气,最终决定进宫。
*
“你要跟去云州?”文惠帝皱起眉头,愤愤地添了一句,“简直是胡闹!”
林蕴霏来之前便猜到他会反对:“父皇,你且听儿臣说。眼下云州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亟需人力相助。儿臣不想在皇城内浪费韶华,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你有这样的心思,朕很是欢喜,”文惠帝闻言脸色稍缓,语气仍旧不容分说,“但你自幼就被娇养,哪里受得了这番奔波。何况真到了那儿,众人都各有要事,没人能顾得上你。”
“儿臣知晓父皇其实是担心儿臣的安危,”纵然他有千百个拒绝她的借口,林蕴霏有一个能叫他松口的缘由,“但儿臣不怕路途长远,更不惧辛劳。”
“父皇虽派了三皇兄去,可他一到云州便要忙着与官吏们协商大大小小的事务,怕是无法顾及百姓们;而国师终究不是皇室中人,代表不了父皇的心意。”
林蕴霏提起裙裾,刷然跪下,言语铿锵如玉:“儿臣却不同!我作为大昭的嫡公主,此刻应当挺身而出,为父皇、为皇室去安抚与关心百姓。我只消出现在云州,他们便能知晓您对子民的切切之心。”
“此事儿臣义不容辞。”
文惠帝看着她端肃的眉眼,惊觉她似是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
男人默然在殿内踱步,心中将她说的话思量再思量,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倘若嫡公主能够现身云州,对于树立皇室威望、笼络民心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为一国帝王的他,是无法拒绝这份请命的。
“父皇,此诚危急关头,无有父女,仅需君臣。”
林蕴霏搬出的最后一句话让文惠帝不再迟疑。
“好孩子,”文惠帝停下脚步,走过来将林蕴霏扶起,“朕为有你这般明事理的女儿感到骄傲。”
林蕴霏垂下眼,清楚他这是答应了:“能为父皇分忧解难,儿臣荣幸之至。”
*
因着事态紧急,林彦带着钱粮先行一步,林蕴霏与谢呈则在两日后出发。
马车是宫里配备的,楹玉将此行的包袱装入车内,一切皆准备就绪。
前途充满未知的险阻,是以林蕴霏没打算带楹玉去。楹玉为此事与她闹了足足两日的脾气,便是此刻也不忘撅着嘴,希望她能改变主意。
然而林蕴霏最终只是拍了拍楹玉的手,说:“你在府中放心待着。”
正当她欲上马车时,宫门外出现了两位并行的男子。
“户部李沉,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国师。”一道慵懒的声线进入耳中。
紧跟着的是熟悉的嗓音:“户部江瑾淞,见过殿下,见过国师。”
林蕴霏的目光在李沉身上打转了圈,前世她与此人有几面之缘。
对方朝她作揖的动作看似恭敬,眼神却明晃晃地往她周身扫,里头存着没有恶意的好奇。
即便被林蕴霏抓包,他的神情仍旧坦然,甚至还回以一笑。
是个有趣的人,可惜他选择了林彦,注定与她陌路。
林蕴霏转开眸子,眼波掠过一旁的江瑾淞,微微颔首致意:“两位大人好。”
那边谢呈闻声掀开帏子,看向他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