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娘子,”一个男子话声响了起来,声音低沉,“主人已在邸报上看到了你的事。”
一点火光亮起,牢房一角的男子立着名黑衣男子。
他没有蒙面,姚姜认出他正是与谭安联手将姚姜自静王侧妃手中救出的男子!
待得姚姜看分明了,那人便将火光灭去,牢房又陷入黑暗。
男子:“主人返回来了,姚娘子可有话要与主人说?”
姚姜叹了口气:“我是被冤枉的,但我没有实证。”
男子的声音低沉:“你毒杀四人频频出现于邸报,大周上下都知晓了。你这是被人做了局,但没有实证,主人也很难施以援手。”
姚姜默然,静王从头到尾都未露面,静王妃只是来看着县丞断案,她不能直指静王府与此案相关。
男子:“主人也会盯紧静王府的作为,还请姚娘子多加小心。”
姚姜叹了口气:“请你上复你家主人,我会小心,若有机会,我会认真找寻证据为自己洗刷冤情。”
牢房中寂静之极,姚姜等了一阵,不听男子再出声,忍不住问:“你可还在?”
不听有人回答,那男子已悄然离去。
莫红果、莫槐花与陆瑾玥每日轮换着来,不仅给姚姜送来冬衣,连垫褥都早就换了厚垫,陆瑾玥甚而用硝制好的猪皮将女牢的窗蒙上了。
莫红果与莫槐花带来的吃食都丰盛,鸡鸭鱼肉换着吃,每日都有朱娘子和范娘子的份,还给二人送了厚实的大氅。
十一月中,天气寒冷,北风呼啸,雪花飘洒,姚姜又过了三次堂。
中毒身亡的四位食客已入土,每次过堂,食客的家人都对她哭泣怒骂。
姚姜静静地跪在县衙大堂等候,王妃带着玉璃来旁听了两回,但因陆老夫人也来到,没有动刑。
十一月底,陆老夫人来县衙探望姚姜。
“姚娘子,再过几日,朝廷的回批应当就会来到。”陆老夫人叹了口气:“你这事,静王也奏报了,他的奏报与我的不同。青川郡上下也有奏报,但的确伤了四条人命,只怕朝廷的批复,唉”
陆老夫人没说下去,摇头叹气。
姚姜想了想:“多谢老夫人提醒,我心中有数。”
陆老夫人想了想:“你上回让莫家小娘子传来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中也在留意,但你家中长辈没甚动静。我估摸着他们也在等候朝廷的批复。”
姚姜叹了口气,陆老夫人:“不论如何,都得等朝廷的批复来了再想法子。”
十二月四日上午,姚姜听到了轻微的话声向着这边而来。
她仔细听了片刻,说话的不是陆瑾玥与莫家姐妹而是位男子。
片刻后,师爷来在牢门前,顿了一顿才缓步进来:“姚娘子,朝廷的批复来了。”
姚姜见他神色冷峻,问到了口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师爷不听她出声,轻咳一声:“大人现下正与刑部派来的令使说话,一会儿便会让姚娘子过堂。”
姚姜点了点头:“多谢先生前来提醒。”
师爷叹了口气:“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姚姜静默片刻:“这事拖了许久了,该有个结果了。”
下午,姚姜被范娘子引到县衙大堂时,不仅苦主家眷来到,陆老夫人与静王妃也已来到,连同玉璃都站在一边。
姚姜看着县丞身边的一名男子。
那男子年过四旬,他与县丞一同坐在木案后方,正翻看着数次过堂的口供,忽然抬起头来对着姚姜打量了几眼。
看到姚姜,苦主家眷又哭逝者的凄惨,并控诉她的狠毒。
县丞与那男子小声说话,那男子将口供看完,将口供放在一旁。
县丞轻咳一声:“云味私墅毒杀案到今日已近二月,犯妇姚姜坚决不认罪,还一口咬定她未曾投毒,县衙差人也未在云味私墅乃至姚姜家中搜到毒物,因此案奇异,特上报刑部,今日刑部令使来到,必定会有个了局。你们还有何话,都可对令使大人说来。”
苦主家眷一听这话,放声痛哭,连连磕头,请令使为他们主持公道。
刑部令使听他们说了一阵,转过来问姚姜:“姚姜,你有何话?”
姚姜先行了个礼,直起身来缓缓地道:“此事非姚姜所为。”
说完这话,她便不再言语。
刑部令使等了片刻,看了她一眼,“你不辩解?”
姚姜:“令使大人已看过口供,口供上都已写得分明。”
刑部令使:“此案若是你所为,这时说实话,刑部算你有了悔意,还能在刑罚上酌减。你若一意孤行,那可是要从重处罚。”
姚姜叹了口气:“令使大人,我所言便是事实。我未对他们下过毒,为何要有悔意?悔从何来?”
她话一出口,苦主家眷便放声痛哭,哭声中夹杂着对她的怒骂,若不是身处公堂,他们已要扑过来对她拳打脚踢!
刑部令使立起身来,取出刑部公文展开:“青川郡三河村民妇姚姜毒杀四人,手段狠辣其情恶毒,本合凌迟处死。但因姚姜自行赈灾有功社稷,虽功罪相抵,但依旧难以释免:杖二十,流配北疆牢城,服苦役二十年。文书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