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负责到底
事不宜迟, 确认过致病菌的本体后,李明夷立刻带着配置好的硼酸溶液回到监护室中。
充满了酒精冰凉味道的房间内,留下照看的二名生徒正在替谢望做过植皮手术的右手进行换药。被脓液浸染的白纱被揭开, 因感染而变得肿胀的手掌随之暴露在视线之中。移植在其表面的皮片与创面贴合得若即若离,隐约泛着苍白,缝合齐整的切口亦有崩裂的趋势, 缓缓渗出淡黄色的组织液。
“先不用盖上纱布。”两名生徒聚精会神地, 刚将伤口冲洗干净,还未进行下一步动作,便被李明夷一言制止。
见他亲自换上了隔离衣, 二人对视一眼,自觉让开了位置。
李明夷快速走到一旁的操作台前, 用手术镊夹取了一块干净的纱条, 放进硼酸溶液中浸润片刻, 接着捞起蘸满药液的纱条,握紧镊子根部,将多余的水分拧下。
“这种溶液涂抹上去会有些刺激感,别动。”低声吩咐过一句,李明夷弯下腰,直接将备好的硼酸纱条覆盖上谢望的右手。
尚未愈合的伤口乍然接触到冰凉的酸液,谢望眉心倏地跳动一下, 半闭的双目微微往上瞟去。
那张口罩下的冷沉面孔,依旧冷静平和, 看不出任何紧张与慌乱:“照这样,用硼酸浸润的纱条每日换药, 连续十日。若能撑过十日,就会出现转机。”
这话是向轮值的众生徒交代的。
正暗自紧张的诸人不约而同地握了握拳, 彼此鼓励地互看一眼。
虽说没有十成的把握,可不管怎么说,有了目标,便有了希望。
“打起精神。”李明夷环顾一周,眼神平和,却有令人安心的分量,“接下来,就看诸位的了。”
监护室中不宜留下太多人员,除轮值的生徒外,其余生徒分作两班,一半照常开门,准备接诊;剩下的则先往休息,以备夜里遇上急症,需要人手。
安排完一切,李明夷拎着马和的衣领,重新一头扎进药房里。
“李兄、马兄你们忙了一夜,先去睡会吧。”见两人半点没有休息的打算,林慎忍不住劝上一句,“这里我看着便是。”
“你就别逞强了。”桌前的二人还未答话,斜旁插来不冷不热的声音,“一个病号就够折腾,要是你又倒下了,我看咱们这医署迟早得关门大吉。”
阿去蹲在锅炉下头,一边帮忙烧火,一边昂首打个呵欠,视线漫不经心地落在林慎眼下那一对大大的黑眼圈上。
对方显然也是一夜无眠,憔悴都写在了脸上。
——还说别人呢!
“啊啊,啊啊。”一旁的小哑巴也拉拉他的衣襟,脸上满是担心。
林慎不好意思地揉揉眼睛,强笑道:“昨夜里头原没什么事,是我看书误了时辰。”
阿去伸手丢进一根柴火,奇道:“什么书那么好看?”
林慎倒被提醒一般,神色郑重起来,视线转向一旁正忙着制药的二人:“昨夜我翻阅古籍,读到《南越志》,其中有记载血竭一药。”
李明夷手上动作一顿,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林慎接着道:“王公在世时,曾教授过学生一法。将大黄,天花粉,白芨,乳香,没药,紫草,地榆七种药材共同煎煮,再加以血竭粉末,调匀后摊于干净布帛上,覆于伤面,可辅为去毒收敛,弥合伤口之效。”①
他口中历历道来,语气从容不迫,显而已经琢磨了许久。只是一来他也仅有耳闻,本没有十全把握,二者,在亲眼见证了病邪真身后,也不敢肯定血竭对其有效。因此直到此刻,才提出这个想法。
“我想起此事,便翻了翻古籍,确见古人之言。”林慎扯开唇角,眉头却微微蹙起,“只不过……”
李明夷于沉思中点点头:“血竭粉外敷伤口,的确可以抑制病邪生长。”
血竭这种中药材,不仅为古人所推崇,其制品在现代药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奈何其有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那就是——贵。
血竭的本体是产于国外的棕榈科植物麒麟竭,自古便是异邦进献的珍奇药材,到了开明繁华、贸易鼎盛的唐朝,这种昂贵的药物也一度走入寻常药市中。但因产地遥远,运输成本极高,血竭的价格仍然不菲。
他们这家医署,本是以救急济贫为己任,这种珍稀药材反而没有购置。
林慎亦想到这点,托腮叹了口气:“可惜血竭价贵,若要用药,恐怕又得向谢质库开口。”
毕竟是自己的亲侄,料想谢敬池也不至于见死不救。然而邺城与陈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三日,这三日当中,又很难说会起什么变化。
思及此处,林慎按了按烦闷的脑袋,权衡之下姑且道:“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法子,我们还是先……”
话还没说完,便被另一道声音打断:“照此说法,若在硼酸之外辅用血竭,则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几人闻言,齐齐转过目光,不约而同看向说话之人。
马和混如不觉般,一本正经地思虑片刻,转过头道:“三十两足不足?”
此话引得霎时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