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芸眨了眨眼,面前的人她分明识得,可不知为何,近来总让她觉得有些陌生。
前世他陪她回国公府的次数实在不多,裴芸能记起来的,怕也不过三次。
一次新婚三日回门,一次是她兄长凯旋,再后来便是她母亲过世。
但这回,也无甚名目,裴芸心下纳罕,太子缘何会愿意陪她回去。
她垂了垂眼眸,沉默片刻,再看向太子,突然觉着这人在似也没什么不好,便端庄地一施礼,“多谢殿下。”
李长晔微一颔首,将裴芸扶上马车,自己也紧接着坐了上去。
裴芸正疑惑太子今日为何不骑马,但看他在车上坐稳,没一会儿就开始闭目养神,料想他昨夜并未睡好。
她愈发不明白了,如此疲累还要陪她回去,太子究竟有何打算。
纵然想了一路,裴芸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马车停下,外头响起常禄的一声“殿下,娘娘,国公府到了”。
太子睁开眼,先行下了车,又伸手将她扶下来,裴芸把手搭在太子掌心,余光却落在前头。
相较于她上次回来,此番倒是热闹。
除却她母亲周氏及妹妹裴薇,二婶王氏和堂妹裴芊竟都来迎她。
王氏欲让女儿入东宫,对她讨好,今日来迎也不算太意外,不过王氏似乎没想到太子也会来。
诧异之外,眸中难掩狂喜。
太子的突然出现,令裴家几人皆面露惊慌,震惊过后,周氏忙携众人上前同太子施礼。
“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都起来吧。”
太子行至周氏跟前,有礼道:“孤平素政务繁多,太子妃几次回府都不曾陪同,今日有闲,便随太子妃一道回来,决定得突然,也不曾提前告知,还望岳母大人莫怪。”
李长晔这副恭敬的模样令周氏顿感惶恐,这太子是她的女婿不错,可也是一国储君,她可万万担不起这话。
“殿下玩笑了,殿下愿意来,是国公府的荣幸。”周氏可不敢怠慢这贵客,“府内已备了茶水点心,外头寒,还请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移驾正厅。”
太子颔首,提步随周氏一道入府去,裴芸紧跟其后。
在正厅落座罢,不消一盏茶的工夫,裴老夫人便来了。
平素总嚷着身子抱恙的人此时由两个婢子扶着倒是健步如飞,她急匆匆入了厅,正欲施礼,就被太子半扶住了。
“老夫人免礼,听闻您身子不好,便不必讲究这些个虚礼了。”
太子示意裴老夫人在一侧落座,裴老夫人倒也没客气,可屁股才黏到椅子上,带着责备的锐利目光便向裴芸射了来。
“芸丫头,你怎这般疏忽,既得太子要来,缘何不提前派人来告,如此,若怠慢了太子殿下可如何是好!”
见她这祖母一开口就尽显身为家中长辈的威仪,裴芸忍不住在心下嗤笑一声,可她又何时有过做长辈的正经样子。
她朱唇微启,刚欲答话,就听那低沉的嗓音幽幽传来,“老夫人误会了,此事是孤一早临时起意,忘了知会太子妃,并非太子妃的过错。”
裴芸闻言深深看了太子一眼,虽他看起来神色如常,可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这嗓音里怎好像带了些似有若无的冷意。
裴老夫人一时语塞,太子这般说,她又如何接话,她本就是想端一端身为太子妃祖母的架子,不曾想却是当众折了面儿。
周氏见她这婆母面露尴尬,唯恐她又要闹出什么事来,赶忙笑着转移话题,“说来母亲这一阵一直念叨着太子妃娘娘呢,道太子妃娘娘孝顺,先头三皇孙百晬宴,娘娘就赠了她祖母上好的鹿茸,那药材功效佳,母亲服下自觉身子都康健了不少。”
“是啊。”裴老夫人顺着这台阶道,“太子妃还是颇有孝心的。”
方才夸了一句,裴老夫人的话头就迅速随目光飘到了别处,“不只是太子妃,臣妇家中还有一个丫头,平素对臣妇这个祖母也是孝顺恭谨……”
她招来站在一旁的裴芊,拉着她的手笑意粲然地对着太子道:“这是臣妇次子之女,也是太子妃的二妹妹,臣妇这孙女,打小便贴心,为臣妇端茶送水自不在话下,臣妇病时,亦衣不解带侍奉左右,实是难得的好孩子……”
裴芸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那祖母极尽溢美之词地向太子介绍裴芊,只觉好笑又无趣地轻搓着手指。
太子若是有纳新人的念头,东宫早就不知有多少奉仪昭训、良媛良娣了。
太子心下有人,娶她是逼不得已,不然前世十三年,不至于一个侧妃也没有,何况就算他真想红袖添香,那人也绝不会是裴芊。
裴老夫人滔滔不绝地说着,王氏自是欣喜若狂,可却惹得周氏面色愈发难看,她忍了片刻,到底忍不住了,可还来不及开口,却被一道清脆的嗓音抢了先,“二姐姐是好,但祖母这般夸二姐姐,倒显得孙女格外不孝了……”
众人顿时循声看去,只见周氏身侧站着个天青交领袄子的小姑娘,十三四岁的模样,眉眼与裴芸有六七分像,可不似裴芸的沉静温雅,她一双杏眸格外灵动,整个人似迎春般鲜妍俏丽,朝气蓬勃。
裴芸细细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