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跟一众老专家及相关研究所初步建立联系
在那名老专家提醒下,王建昆重新找到了自信,因为这两篇论文是他独自完成的,只让智子帮忙进行了一些计算加快了一些研究进度。
于是王建昆清了清嗓子,站到了清华数学系的小会议室讲台上,略显稚嫩的面庞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自信。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十来个 6、70岁的流体力学方面的专家教授,眼神中没有了丝毫怯意。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自己的第一篇关于 ns方程应用的论文。声音清脆却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无尽的力量。他熟练地运用着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地阐述着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深奥的概念,从他口中说出,竟变得如此清晰易懂。
讲解过程中,他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关键的公式和图表,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是知识在流淌的声音。他的手势随着讲解的节奏而舞动,仿佛在指挥着一场知识的交响乐。
台下的专家教授们,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则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着。他们被这个少年的才华和勇气所折服,眼中流露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
接着,王建昆开始讲解第二篇论文。他的语调更加激昂,思路更加清晰。他将 ns方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分析得淋漓尽致,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其重要性和创新性。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王建昆的声音在回荡,带着大家一同探索着 ns方程应用的奥秘世界。当他最后一句话落下,会议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王建昆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无限憧憬。
“建昆同学,没想到你对ns方程的研究这么深入,对其在流体力学上的应用也有这么多的创新,确实了不起。”那名一开始出言宽慰他的老教授称赞道。
“谢谢,我还需要努力,请问各位对我刚才的讲解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吗?”
王建昆出言感谢,然后问台下的一众老专家对两篇论文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没有。
“建昆你把先前的几个问题都已经回答了,对这两篇论文我是没什么疑问了,就是其中有一些计算,那个数量级非常的大,不知道你是怎么办到的,如果是手算的话,那得好几个月且需要众多的人手帮忙吧,但是听你们张教授说你是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独立完成的,不知道能不能给我说说怎么计算的?”一个带着老镜,身材瘦小有一点山羊胡的老专家提出了他的疑惑。
随后其他几个老专家也问王建昆他是怎么这么快计算确认数值准确性的,因为按照传统的方法,或者用能买到的计算器计算,那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王建昆倒是没想到这些老专家看论文这么仔细,这一块他确实不是全靠自己计算,是用到了智子辅助帮忙了,此时他当然不能说是用了智子这台超量子人工智能进行的计算。
“各位专家教授你们好,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论文里的一些计算我是用到了工作站帮忙计算的,也就是中型计算机。”
“计算机?你用的哪种计算机?市面上进口的那种个人计算机吗?那速度听说最快也才百万次每秒,就算用了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算出来吧?”一名显然对计算机有些了解的专家出言反问道。
“我用的不是您说的那种美国进口的个人电脑,而是香港一家叫做星耀集团做出来的小型超级计算机,里面用到了8枚cpu进行并行计算,峰值运算速度能够达到1千万次每秒。”
“1千万次每秒的运算速度?那倒是挺快了,能给我说说是怎样的计算机吗?这星耀集团我倒是没听说过。”
当王建昆说出那工作站的运输速度达到1千万次每秒后,那名老专家非常的激动,连忙追问道。因为此时国内的每秒亿次级超级计算机还在研发中,这1千万次每秒的运算速度在国内来说是排名前几的水平了,而且按照王建昆说的,这种计算机还是小型的,体积不大,这就非常好了,体积小相应的功率就小,使用时电能消耗应该不大,如果真如王建昆说的那般好,那一定要说服所里买一台来用。
“星耀集团是总部位于香港的一家跨国公司,研发能力超级强,里面有大量的华人华侨,他们很多都是英美名校毕业,有的在英美知名科技公司比如摩托罗拉,贝尔,英特尔等企业工作过,这两年在香港和广市投资兴建了一些半导体和微电子制造工厂,出产了很多产品,其中星耀电脑和星耀工作站就是今年下半年刚上市的。”
王建昆趁机给星耀集团打了下广告,顺便把星耀工作站的性能给一众老专家讲解了一番。
“你说的那么好,有没有实物给我们看看?还有你是怎么搞到那工作站用来计算你的论文数据的啊?”有专家显然不会被王建昆的三言两语打发,开始刨根问底,老一辈的科学家就是这么的较真,就是这么的严谨。
“这里我有一些情况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我大舅是这家集团在广市的电子制造业的股东,然后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些研发工作,所以对星耀集团和星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