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好的,我带你们去他家找他”田福堂虽然不知道“引见”是啥意思,但是也大概知道是要找人的意思,一旁孙玉亭和金俊山不明所以也没敢搭话。
于是在田福堂等人的带领下,贾冰和白明川来到了赵东川的那个破窑洞前。
此时赵东川刚下工回到家,正用毛巾擦拭身体,就听到,门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以及说话声。
“小赵,领导来找你哩”田福堂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敢多说,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
赵东川看见院子进来一群人,田福堂带着两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明显不是农民,三十多岁的模样,戴着黑边眼镜,脸色黝黑,头发零乱地飘散在额头。
后面跟着孙玉亭,金俊山,还有一些看热闹的村民,围在边上。
贾冰看着这个年轻人,小麦色的皮肤,清秀的脸庞,身体壮实,却不显得粗蛮,真是一个好小伙。
“你好,我是地区文化馆的贾冰,你是赵东川?”
“你好,贾老师,我是赵东川”
“你知道我?”贾冰听着有点疑惑问道。
“贾老师是咱原西县的大诗人啊,我可是久仰大名”
我知道的人可多了,可认识的没几个,赵东川内心暗暗吐槽。
“哈哈哈,不敢当啊,我写的那些诗,在你的《热爱生命》面前,那可真是一文不值哩”贾冰虽然这么说着,可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却出卖了他。
“我也只是偶然之作,比不得贾老师深耕多年,佳作不断”赵东川赶紧谦虚到。
白明川、田福堂等人听着这两人相互吹捧,内心都在吐槽文化人拍马屁都这么文绉绉。
“你的诗作,这个月就能发表,不说名扬全国,至少在咱陕北地区你这绝对是独树一帜了”贾冰笑着说。
“一首诗而已,当不得贾老师如此夸赞”
随后贾冰问了下赵东川的一些情况,了解到赵东川目前在队里卖劳力上工挣工分之后,露出了一丝惋惜之色。
“是这,馆长跟我交代过,你有意的话,可以来我们地区文化馆工作,你是知青,是有政策的,符合要求可以招工进城,虽然我们那条件不算多好,但是可以让你尽情发挥才华嘛”贾冰笑着对赵东川说。
边上围观的村民,“嗡”的一声炸了,都在说这小子要飞黄腾达了,也不乏眼红说他走了狗屎运的,说啥的都有。
白明川也是一脸的诧异,不过也没怎么感觉到奇怪,他本身也是爱好文学的,知道一首传世佳作的价值,况且赵东川还年轻,未来潜力无限,值得馆长这样捞人。
田福堂和孙玉亭、金俊山等人可不懂这些,啥东西,写了一首编的娃娃诗,就可以直接调动到地区文化馆了?听有一些人在邮递员口中听说,润笔费都有20块?乖乖!!!
这一下子可让村里的孩子们遭了殃了,本来还可以没心没肺的玩闹的,结果受到刺激的家长一下子跟打了鸡血一样,在往后的日子里纷纷逼着自家孩子们要好好读书。
连那些已经不上学的娃娃们,也没能逃得了,都被逼着去上学了,家里人都希望自家孩子也能写上几篇,不但可以调动工作,还有钱拿。
无形中,这倒让双水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长大后,这一批娃娃里也出了不少能人,就是赵东川一下子成了全村孩童的“天敌”!!!
面对贾冰的邀请,赵东川没二话,直接同意了,本来写诗投稿发表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去嘛。
赵东川就是一个“世俗”的人。
贾冰带着满意的答复回去了,准备办理赵东川的调令,白明川也对赵东川一阵鼓励,说“后生可畏”之类的话,得空了要请他喝酒,他本身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村里其他人一下子跟看“大熊猫”一样,家家户户都要来他家看稀奇。
此时的破窑洞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高光时刻,从未如此热闹过。
时不时的串门,搞得赵东川都没办法把系统出品的大米拿出来煮饭吃,只能做模做样的拿出大队分的高粱米准备煮饭。
这时候,田福堂田书记来了,邀请赵东川去他家吃饭,这可真是帮他解了围,估计田书记也看出来了,所以过来主动邀请。
还别说,田书记这眼力劲没的说,难怪换了那么多公社领导,他和谁都能保持热乎劲儿。
赵东川把门一锁,就跟着田福堂去了他家。
去的时候,田福堂的婆姨在灶上已经弄好了饭菜,润叶在县里小学教书,润生在县高中读书,都没回来,家里也只有他们两口子。
田书记招呼着赵东川坐,还问他喝不喝酒。
“田书记,不用这样客气哈,我还得谢谢田书记你帮我解了围哩”
“那些人没见过世面,竟是瞎胡闹,来来来,吃菜”田福堂招呼道。
“我是真没想到,你还能有这出息,前些天少安还跟我说你干活也卖力了,今天又来这一出,看来我们双水村是要出一个大能人哩”田福堂喝了一口酒说道。
赵东川一边吃菜,一边说:“田书记,其实我也就是碰碰运气,过奖啦,过奖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