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莞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经知晓此事:
“嗯,我听说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也不知道汪嫂子以后该怎么办呐!”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丝怜悯之情。
“可不是嘛!汪嫂子年纪轻轻的,才三十多岁呀!你说说看,如果选择改嫁重新组建家庭吧,可家里毕竟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但如果不再嫁人一直守寡吧,这么年轻的岁数又着实让人觉得心疼。而且更糟糕的是,据说她还有个特别难缠、不好相与的婆婆呢!”
王阿姨一边皱着眉头絮絮叨叨地说着,一边不停地摇着头,嘴里还时不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满脸忧虑的神情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一般,显然是打心底里为老汪感到深深的担忧和不安。
“可不是嘛,陈团长多年轻啊!”站在一旁的秦莞附和道,语气中也透露出一丝惋惜之情。
两人闲聊了片刻后,秦莞便抬脚继续向前走去。
没走几步远,迎面又走来一个军嫂。只见那军嫂刚一开口,谈论的话题依然离不开陈继明家的那些事儿。
就这样,秦莞一路上陆陆续续地与好几个军嫂打过招呼,但无一例外,每个人跟她说的都是关于陈继明去世的消息。
而且从她们的话语间可以听出,大家对于陈继明的离世都充满了遗憾和不舍。
然而此刻的秦莞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她实在不愿意再听到任何有关陈继明的事情了。
在她看来,像陈继明这样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的人,就算死一百次也是罪有应得,根本不值得同情。
可无奈的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她无法将真相公之于众,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憋屈的感觉,然后转身朝家里走去。
有听那些闲言碎语的时间,她宁愿赶紧转身回去,再次细细翻阅那本神秘的日记。这本日记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吸引着她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
就在秦莞行至半途时,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站着两个人影——原来是张婶子和于婶子正朝她走来。
瞧她们一脸焦急的模样,显然是专程过来找她的。
秦莞赶忙加快脚步迎上前去,待走近后,便将手中推着的婴儿车小心翼翼地递给了两位婶子。
随后,与她们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匆匆告别,转身朝着家的方向疾步而去。
此时已经到十一月了,天气很冷,然而,即便如此寒冷的天气,那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却丝毫不畏惧严寒。
只要一出家门,来到户外,他们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瞬间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一会儿这边瞅瞅,一会儿那边瞧瞧,兴奋得不得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更有趣的是,有时候这四个小家伙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嘟囔起来。
尽管旁人难以理解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但从他们彼此之间默契的神情和动作可以看得出,似乎他们能够相互听懂对方的话语。
而另一边,秦莞急匆匆赶回家里之后,顾不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便迫不及待地再次拿起那本让她从陈继明家拿来的日记,仔细翻阅起来。
可是,任凭她如何逐字逐句地研读,反反复复地琢磨,仍然无法从中窥探出哪怕一丝一毫有用的线索或端倪来。
秦莞抓了抓头皮,有点烦躁。
正在这时葛秀秀的声音在门外轻轻响起,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秦莞,秦莞。”葛秀秀轻声呼唤着,脸上带着几分关切,“老汪的男人,昨天夜里去了。我想着,咱们是不是该去瞧瞧她?”
秦莞闻言,拿着日记的手微微一颤,随即缓缓放下,收到了抽屉里。
她抬头望向葛秀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秀秀,这事儿……咱们是该去。老汪平时与咱们关系不错,她如今遭此大难,咱们不能袖手旁观。”
葛秀秀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秦莞虽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坚韧,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担当。
“刚才我也问一些其他的军嫂,好几个军嫂说陈副团去世了,老汪反正要回去。以后也来往不多,就不用去了。这些人眼皮子真浅。”
葛秀秀边埋怨边帮秦莞收拾桌子上的物件也说:
“我帮你收拾收拾,你也准备准备,咱们过一会儿就去吧。”
“那咱们这就准备准备吧。”葛秀秀说着,便开始收拾起桌上的物件来,“带些什么好呢?她这会子怕是吃不下什么。”
秦莞想了想,站起身来,走到柜边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罐:“就带这个吧,是我亲手做的蜜饯,酸甜可口,或许能让她心里舒坦些。”
两人整理妥当后,便一同出了门。秋风中,她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却也异常坚定。老汪的家并不远,穿过几条小巷,便到了。
一进门,便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气息。老汪坐在床边,双眼红肿,面容憔悴。秦莞与葛秀秀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酸。
“老汪……”秦莞轻声唤道,上前几步,将手中的蜜饯放在桌上,“我们来看看你,带了些我做的蜜饯,你尝尝看。”
老汪抬头,看到秦莞与葛秀秀,眼眶又是一红。但她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