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贩卖女儿”的故事,持续了一千多年…
而我一生最大的骗局,就是那场“杜撰”的爱情…】
【“他们用爱情掩盖了和亲公主的一生。”】
【“历朝历代,和亲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客死他乡,是我的结局。”】
和亲?这是在讲她们的故事吗?不管是已经和亲的还是未定的公主们都看向了天幕。
【你是和亲公主,但,不是皇上的女儿。
(当然,也有少数“真”公主因局势被迫和亲)和电视剧,小说里不同。
历史里,“和亲公主”这个群体她们只有十二三岁,大多是宗室女子套皮被架上“公主的名声”和亲】
“是的……皇帝怎么会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和亲呢?”
“公主慎言!”
【父亲的桌案前,你听到他说“我们嫁出去的公主,不比汉朝少,这一个公主可以顶得上朝廷十年的军粮”】
刘彻:……虽然之前和亲了,但朕不是在打回去了吗?怎么不说向朕学习呢?
【“我不愿意去,我不愿意……”】
【那一夜,你想逃,逃离这个从小长大的长安城……】
“讲的是咱们长安。”李世民回眸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陛下,当时是不得已之举,现下国泰民安,陛下要想把他们接回来也未尝不可。”
长孙皇后是期望她们能回来的,同为女子她更明白其中难处,别处到底是比不上大唐,也不知道那些和亲公主现在怎么样了。
【“孩子,你真的想去吗?”】
【十四岁的你,恍惚间看到了,你逃后,是饿殍遍地】
【是卖炭的老李头,颠沛流离,是母亲蒙羞,是史官,百年千年后的人,戳你脊梁骨的声音】
【历史上的宗室女与她的家人从来没有说“不“的权利
到北宋时期的“靖康之耻”一个宗室之女能抵一千两的赔款】
“一个宗师女抵一千两赔款!这北宋的皇帝在干什么!!”赵匡胤气的一脚踢翻了上前安慰的赵光义。
赵光义在地上撇嘴,看看,我的好哥哥你的后代也不怎么样吗,还不如我。
【“一梳,梳到头……
此生共白首……
二梳,输到尾……”】
【你离开长安城的那天,你折了一枝柳
“过了这里,就没有长安的柳树了……”】
弘化公主和文成公主更是掩面而泣,她们已经记不得长安城的景色了。
只依稀记得母亲模糊的泪眼,姐妹眼中的不舍和害怕,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随行的队伍高歌欢唱,是将士,是百姓,在为你欢送,像一首暗哑的苦难曲调】
【“什么时候,不嫁公主也能天下太平呢?”】
“是啊,什么时候不和亲呢?”
【你知道的,你苦寒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那天,你盛装出席,去迎接属于你的人间烈狱。】
【事实上,能重归故土的和亲公主
不过寥寥数人。
丈夫离世后,她们嫁给儿子。儿子离世后,她们嫁给孙子“侍奉”与“和平”成了她们一生课题】
【史书上,一共174位和亲公主,这其中,没有几位能善终。】
“哎,那些异族可真是不顾伦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难啊。”
“可怜了,那些和亲的公主。”
【曾经,大多数女性,无论地位高低,都是身不由己的笼中雀。】
【但,我们知道,是鸟雀,就有飞向天空的一天】
评论[突然想到老师说过明朝的皇帝从来不靠嫁公主来巩固王朝,你要打就打,反正我不和亲,当时觉得老帅了]
“咳,嗯!”说到这个,朱元璋可就骄傲了,很好啊,没给他丢脸。
要是没猜错,他的大明可是唯一一个不和亲的吧。
李世民和刘彻更是酸的不行,他们才不要输。
李世民决定把和亲公主接回来,不能再受委屈了,这样,后世人也会觉得自己厉害吧。
刘彻更是下了旨,自他之后,汉朝皇帝不可送和亲公主!
[而且最后一任皇帝直接杀了公主,我记得是说怕敌人像当初打宋朝的敌人那样,会凌辱公主致死,自己也吊死在一颗树上]
不错啊,不错朱元璋挺直了腰杆子,真长脸,就算是亡国也是有骨气的。
赵匡胤傻眼了,不是?这么窝囊?谁啊,哪个皇帝啊,他哪个儿子的血脉啊!
靖康之耻搜不着啊,急死赵匡胤了。
[突然想到《长歌行》里的义城公主,从大隋远嫁草原,嫁完父亲嫁儿子,嫁完儿子嫁兄弟,她不是皇帝的女儿,她说她比任何皇室宗室女更好,更优秀
几十年后的大唐都在歌颂她的仁爱,但这何不是她悲哀的一生,更可悲的是,大隋没有给他们这些宗室女的承诺,大唐给了,她憎恨的李世民给了]
[历史上她叫义成公主,她到死的那一刻都不曾屈服,至始至终都惦记着隋朝,死得惨烈]
本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