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老人和郑元喝完了茶,看得天上月亮也渐渐隐没到云后,就返回桌前,郑元收洗了茶壶、茶杯,师徒二人上榻打坐。
静默一阵,风老人突然道:“徒儿,此次出去,是不是迎头有一场大战?”
“师傅说的不错。正有一场大战,且有些困难。”
“那你这次不妨请你师兄出去帮你一场。”
“师兄愿意吗?他向来是不喜人的性子,岂会做这事?”
“明早我和他说,你这师兄从小跟我在这,虽然修得心中宁静,但却不牢固,需要见些外面的事,才能真悟得大道。这次也是个机会,你以为怎样?”
“师兄手段厉害,若能帮忙,那必是一大助力,我自然愿意。”
“好。”
师徒二人说完这事之后,就不再说话。
郑元吹灭了灯,和师傅只在榻上静静打坐。
夜越发深了,黑暗浓浓,天上月亮似乎十分害羞,藏在云后的时间多,露出倩影的时间少,只有些浅浅淡淡的月光偶尔洒落,夜真静谧呀。
听得山上风吹声,树林因风而起的树叶哗哗声,真似永恒的声音,从无穷岁月前,一直响到无穷岁月后。
极少极少的听到一点鸟叫,有许多虫鸣,“锅锅-锅锅”“吱——吱——”也似许多种乐器合鸣。
一夜无话。
天要蒙蒙地亮了。
郑元起身下了床,去略收拾自己的一些东西;风老人也下床,去唤了曾文泉来。
“文泉,这次你师弟要下山去闯荡,你不妨也跟他去一场,算长些历练,如此才能成真逍遥。”
曾文泉看了看郑元,郑元笑了笑。
曾文泉点头道:“好。“
不久,郑元收拾好东西,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两个竹子做的碗、松木杯子、挑水时坏掉的钩子、除草的小铲子等一些杂物,因他觉得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就取了这些东西做些纪念,并在心烦的时候做一些慰藉。
他把这些杂物收拢进一个乾坤袋,收好了。
曾文泉什么都不带,只穿着一身淡蓝衣服,脚下穿草鞋,背上背着笛子罢了,站在郑元旁边。
见外面天色越发亮起来,晨鸟活跃,四处飞翔,鸣叫声不断。
“师兄,那我们这就走?”
“好。”
郑元给风老人磕了头,曾文泉却仍不动,只暗用眼去看风老人。
风老人扶了郑元起来:“徒儿,记得我和你说的箴言。你当有大运,但福祸向来相依,若有难过之时,不要执着。正是争名夺利万事凶,不如骑鹿归山中。”
“我记得,师傅。”
又去抱了抱曾文泉:“徒儿,此去助你师兄,等完了这场事,就赶紧回来,可记住了?”
曾文泉睁眼看着风老人,点头:“好。”
“我们这山是逍遥洞天,外人寻不着,只有学我法的人才能找到。你们打一个逍遥法印出来看看。”
郑元和曾文泉受风老人传法,虽然学的法术不同,但都会打逍遥法印、会催逍遥风,这逍遥法印就是修炼风老人所传法术的基本法印,凭此能悟逍遥的道意,他们不知道练了多少遍。
当下都打出逍遥法印,法印在空中嗡嗡作响。
“好,你若是要回山,就往空中飞得高了,把逍遥法印打个九遍,再催逍遥气入眼,沉心静气向下看,便能看到回山的道路了。”
“我们记住了,师傅。”
“好。时间不早,那你们快走吧,下山也是这样法子,另外,你们带着翠衣去,想出山后落在哪里,告诉它,它会给你们指引。”
郑元又给风老人磕了头,曾文泉抱了抱风老人,风老人点头,往肩膀上绿鹦鹉头上点了点,绿鹦鹉飞起来,落在郑元肩膀上,接着二人一鸟走了。
出了门,二人一鸟就腾空飞起,飞到高处,按着风老人的指点,打了九个逍遥法决,听得接连风响,呼呼风动,接着将体内逍遥气催到双眼中,向下方看,果然看见有许多幽蓝的亮光处。
“翠衣,翠衣,我们要去红莲山前二峰附近,从哪个亮光出去最好?”
绿鹦鹉听了,翩翩飞下去,往山间悬崖上一处蓝光落了,就把那蓝光染成了绿光,郑元看得显眼,笑了,赶紧带着曾文泉朝那绿光飞去。
到那悬崖处,绿鹦鹉飞起来了,郑元、曾文泉对着悬崖上亮光处,又打起逍遥法决,往那亮光处一按,那里光芒立即大作,将二人的身影遮蔽,绿鹦鹉见光起,赶紧飞往后面。
不久,光芒熄灭,悬崖壁上重归平静,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是普通的山石悬崖,而郑元、曾文泉的身影也消失。绿鹦鹉看了看,叫了两声,飞起来回去禀报了。
郑元二人入了亮光中,只觉得身心皆轻,周围澎拜的气息和自己修行的逍遥气是同根同源,在这里好似鱼儿在水中,仿佛胎儿在母腹。
过了不知道多久,周围光芒逐渐减弱,听得耳边猛烈风声“呼呼呼——”,接着感觉到逍遥气消失,浓郁的火之灵气铺面而来。
“好,这是出来了。”
郑元感觉到自己竟在半空中,忙催灵力稳住身形,又看了曾文泉也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