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煤炭、天然气,电等能源没有投入大规模使用前,干柴木炭几乎是点火做饭唯一的燃烧物。
对于习惯热食的人类来说,它甚至于可以排到粮食前面。
汉朝的税收里,也有专门的稿税,就是指用于燃烧的粮食秸秆。
在古代,当一个地方人口聚集过多的时候,柴火往往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去进行砍伐。
木材的成长速度往往是跟不上砍伐的速度的。
汉唐时期,建筑的巨木多出自蜀中;到了明清,就需要南洋进贡了。这也是修建宫殿劳民伤财的重要原因之一。
……
边柳携带大军围困邺城的时候,正值隆冬,天降大雪。
大军抵达之时,边柳立刻吩咐骑兵堵住了邺城四面的各条道路,很快,城外的物资运送不进去,邺城内的物价就迎来了飞涨,而排名第一的就是木炭。
因为柴火木炭极易发生火灾,所以城内一般不会大规模储存,至于城内的普通居民,更没有专门的住所去存放柴火。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运转中,城外偏远地区的农户定期往城里送柴火,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便是烧炭翁的真实写照。
边柳这几日一直围城巡视,试图找出邺城的破绽。
但很显然,袁氏父子经营邺城许久,单靠骑兵,要拿下邺城十分困难,哪怕城内现在兵力不足。
更让边柳咋舌的是,城墙上被浇筑了水,形成了厚厚的冰。
边柳原以为这招可以作为穿越者的利器,但现在一看,这他妈不是是个人都会?
城外一处破损的民房。
邺城外面也是有大量的百姓和房屋的,不过听说战争到来,这里的人不是躲入城内,就是跑到乡下去了,边柳也不客气,让士兵轮番住在屋内,也有一些跑不动留在这里的百姓,边柳让贾诩安排,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帮忙做饭,并耐心的告诉他们,绝不伤害他们。
“文和,有何破城的计策?”
“大帅莫急,这邺城经过袁绍数年经营,是如今天底下少有的坚城,强攻不易,更何况我们还缺乏攻城的利器。”
边柳不语,其实他攻城利器还是有的,那即是之前炸山用的火药。
他让左慈的弟子张季在山中研究数年,终于到了可以控制和使用的地步。
虽然技术不是那么成熟,但如果把此行带的上百斤炸药放到一处,炸破一角城墙不成问题。
但边柳不到关键时候,不想这么做。
当初在太原边境,是因为袁绍人多,他一时难以取得优势,所以利用山摇地动来打击袁军的士气。
但在这里,容易暴露不说,便是伤到无辜也是他不想看到的。
而且炸破城墙,势必还要一场血战。
“文和如此说,想必必然有了对策。”
“臣已经让附近的百姓带话出去,让他们继续运送粮食柴火过来,我们会用三倍的价钱购买,而且臣自作主张,先把钱给了出去。”贾诩给的自然不是铜钱,而是金子。
边柳点了点头,此行他们除了人和战马,还驱赶了上千只羊,但其余物资并不多,要想坚持下去,获取本地人的支持至关重要。
“邺城是一座是十余万人的坚城,这既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如今他们用冰护住了城门,我们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袁绍刚刚远征回来,城内的物资必然不多。而外界道路被冰雪锁封,袁绍兵败,各地官吏定然观望,他的长子刚刚返回青州,所以雪化之前,邺城绝不会有援兵。”
边柳看着还在不断落下的大雪,这雪怕是还要下个两三日,至于雪化,那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如此情况,城内必然物价飞涨,百姓惶恐不安。”
边柳一听,现在在敌人的地盘,结果袁军成了无根之水,而他们则由源源不断的补给。
真的是,只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了。
“若是袁绍没有生病,倒是有力挽狂澜的可能。可是据辛毗所说,袁绍眼见天子被曹操劫走,所受打击比在太原还大,现在时常昏迷。如此,他身边,只有一幼子难以掌控全局,身边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势必更加贪婪怕死,想要寻找一条生路。而摆在眼前,最大的生路,就是出城投降。
依臣之见,大帅只需架起锅炉,围火烹食,让香气弥漫进邺城,不出日,就可以派人劝降了。”
“先生真是妙语,为表感谢,我亲自为先生烤肉。”边柳说着,抓起贾诩的手就往外走。
……
此时城内的情况,比贾诩预想的还要糟糕。
一座与外界断了联系的孤城,单是无形的压力就足以让人陷入恐慌。
人们开始急着囤积粮食,油盐,各种物资价格都在飞涨。
袁府内,袁绍听到逢纪的禀报,十分的惊慌,“传我的口令,若有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一律杀无赦。所有物资,必须每人每天按时按量购买,胆敢哄抢者,杀无赦。
另外,想办法传出消息,无论官职财富都可以允诺他们,只要他们肯发救兵。”
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