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了。
而后姜明就派人喊来了伊巴卡来观摩:
“塞尔吉,看看真正我们天朝老祖宗的手艺活是怎么做的。”
伊巴卡没有想象中的不耐烦或没耐心,反而非常感兴趣,看着中医部多出的几坛子看起来就古老的酒拿出手机睁大眼睛道:
“ok!!!可以拍摄吗?”
“随意。”
姜明一边撸起袖子一边和肖恩、姜暮烟解释他要做什么。
在中国,许多家庭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保持着每年配制药酒的饮用习惯。
自行配制的好处除较为经济实惠外,还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特点选用药物,这样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加显著。
但是,如果对药性、剂量不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识,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配药,不可自己盲目滥造。
伊巴卡之前的牛鞭泡酒明显就是乱来,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皮毛就去尝试了。
这下姜明要亲自做一次,不仅给前老板,也给全队都会送一点品尝品尝。
药酒第一步是药材处理:
制备酒剂的药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
一般购于药店的中药,多已加工炮制,无须特殊处理。
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加工炮制。
而眼下这一步姜明可以跳过,因为梨央知道自己要做药酒后早就给他加工好了。
而第二步就是最重要的酒的选择了:
所选之酒,要是精细点就得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
一般认为浸泡药酒以 5060度的米酒及优质烧酒较为合适。
因为酒的浓度过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会影响效果,而且所制的药酒也容易变质;
酒的浓度过高,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中药料质变得坚硬,有效成分亦难析出。
对于不善饮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延长和增加。
而姜明为什么选择状元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是他在三清山接受传承那会儿见到老祖宗就是用这泡药酒的。
状元红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名酒。
从前每户绍兴人家诞下婴孩后,都会将一坛雕酒埋在地底。
如果生的是男婴,便盼望他长大后饱读诗书、上京赴考,到有朝一日高中状元回乡报喜,即可把老酒开瓶招呼亲朋。
当时前辈中医对他的说法就是女儿红适合纯喝,状元红适合泡药。
而且这酒是现在改名叫做的状元红,以前的名字可是叫做龙泉酒!
听着就霸气,喝了霸气外露的那种!
“龙泉红酒”到清代雍正年间,上蔡人探程元章时任总督、巡抚,建议皇上品尝此酒。
皇上饮后称赞好酒,并下令凡考中状元者,必以“龙泉红酒”宴请宾朋,后来便改“龙泉红酒”为“状元红酒”。
而在这次休赛季,姜明去三清山玩完后还顺路去迅哥儿的故乡绍兴玩了下,机缘巧合下参观到了这中国古老名酒的制作流程。
结果发现竟然把古时候的做法传承了下来,现在还是依古方酿造,内含17种滋补中药,酒色红润清透,具有中医调气固本功效。
这也是为什么姜明选择这款酒来做药酒的缘故。不是其他酒不行,而是其他酒的制作工艺他不了解也不放心,但这款酒就很放心了。
没看到打开之后伊巴卡闻到酒香后那垂涎欲滴的样子么,美酒无疑!
接下来就是泡药酒方法了,姜明用长勺子拍了拍伊巴卡的光头:
“嘿,接下来认真看,关键步骤来了。”
在方晓彤都诧异的目光中,姜明直接拿出一小坛的酒边做边教。
“一共四种方法,我们都来尝试下。”
1冷浸法
此法比较常用,将药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非金属的容器中。
处方若未规定酒的用量,可按药物与白酒以1∶101∶5的比例,即100200克药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闭放置。
每天摇荡12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周1次振荡搅拌。
1个月左右,药性析出,酒色浓郁,即可去渣取酒,贮入瓶中,慢慢饮用。
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采用饮1杯加入1杯的方法,直至药味清淡为止。
若所制药酒需加或蜜,以调味着色,可将砂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可饮用药酒。
姜明也专门让伊巴卡试了下:
“这就是你牛鞭泡酒的方法,操作最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于家庭自己配制,所以较为常用。”
“哇瑟,厉害!这就叫专业!”
“厉害的在后面,来,开火,煮酒!”
“好咧!”
早就准备好的肖恩赶紧上去帮忙,这种方法他在中国医学古籍中见过,一直没亲眼见过呢。
2、热浸法煮酒法
先以药料和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是一种古老的制作药酒的方法,此法既能加快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