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元英见诸位帝王各有思索,便又开口道:“嬴政陛下、刘彻陛下,若你们欲在大秦与大汉发展科技,可自行在吾所设之宝库中兑换科技方面的物事,若有不懂之处,可向崇祯陛下问询。如今且先回各自朝代,早做筹谋,莫要贻误时机。”嬴政与刘彻皆点头称是,心中已在思量回去后的诸多举措。
元英继而转向赵匡胤,神色凝重道:“宋祖陛下,您可先用子系统的国运点兑换基础科技图纸与材料,于大宋境内觅得聪慧工匠,依图打造,徐徐推进科技之事。修仙一道,也可暗中选拔有灵根资质者悉心培养。”
赵匡胤抱拳领命,随后便通过时空通道回到大宋。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回朝之后,当即下令将弟弟赵光义禁足于府中。赵光义大呼冤枉,其母听闻此事匆匆赶来,见赵匡胤此举,怒目而视,质问道:“你这是为何?光义向来恭顺,你怎能如此待他?”赵匡胤沉声道:“母后,朕自有考量,此事关乎大宋未来,不容有失。”其母哭闹不休,坚称若如此便要与赵光义一同离去。赵匡胤无奈,只得安排他们回到老宅生活。
而后,赵匡胤着手朝廷改制。他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军政大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在官僚制度上,赵匡胤推行科举制度的改革,增加了殿试环节,亲自主持考试,选拔出真正有才能且忠诚于朝廷的官员,充实到各级官僚体系之中,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在民生治理方面,赵匡胤下令丈量土地,清查田亩数量与归属,抑制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百姓得以安心耕种。他还大力兴修水利,在各地修建堤坝、沟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产量。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促进货物的流通与贸易,使得城市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赵匡胤在科技探索之路上渐遇瓶颈,诸多疑惑难以自解,遂决定依仙人元英所言,向崇祯陛下请教。他先召集心腹谋士与能工巧匠,将众人苦思多日仍未明晰的科技难题一一罗列,诸如新型材料的锻造火候与配比、复杂机械的动力传输与构造优化等。随后,赵匡胤步入密室,开启那仅能在特殊时刻使用的与大明沟通的法器。只见他神情肃穆,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法诀不断变换,一道幽光自法器中缓缓升起,在空中盘旋片刻后,化作一道灵讯疾驰而去,此乃大宋与大明之间的专属联络之法,虽可跨越时空,却需耗费大量灵力与珍稀材料,非紧急重大之事不可轻用。
崇祯在大明皇宫内,正检视新研制的超级战甲与星海舰艇,忽闻一阵奇异波动,面前浮现出赵匡胤传来的灵讯。崇祯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心中暗道:“这赵宋皇帝终是来求朕了。”他不紧不慢地以灵念触动灵讯,开启了双方的跨时对话
崇祯微微抬起手,灵念微动,一道光影浮现,其上展示着诸多科技发展的要诀与规划。“宋祖陛下,科技之路,需循序渐进。先以基础为重,可如朕之大明,设立匠造学府,广纳聪慧幼童,自幼研习格物、算学、机关之术。再以重金悬赏,激励工匠创新。”
崇祯接着说道:“朕可遣派数位精于基础工艺的工匠前往大宋,助陛下一臂之力。他们熟知基础材料的精炼之法,能协助大宋快速提升材料品质。”说罢,崇祯挥袖间,数道身影便出现在一旁,皆为神情坚毅、技艺精湛的工匠。
“陛下且先利用子系统兑换如改良农具、高效纺织机之类的基础科技。改良农具可使农耕事半功倍,粮食产量必将大增,百姓丰衣足食,方能为后续科技发展奠定根基。纺织机的革新亦能带动商业繁荣,充盈国库。待基础稳固,再逐步探索如军事器械、航海之术等进阶科技。”
赵匡胤面露感激之色道“崇祯陛下之恩情,朕铭记于心,定不负仙人所望”
赵匡胤在得到崇祯的指导与工匠协助后,积极利用兑换的科技成果推动大宋经济发展。他首先大力推广改良农具,新式的耕犁、水车等农具在田间广泛应用。耕犁设计更为精巧,能深入土壤,省力且高效地翻耕,极大提高了耕种效率;水车经过改良后,汲水能力增强,灌溉范围扩大,使得更多农田得到充足水源滋养,粮食产量因而大幅增长。丰收的粮食不仅满足了百姓自身需求,还为商业贸易提供了丰富的物资基础,粮商们活跃于各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
同时,高效纺织机在城市工坊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些纺织机纺织速度远超以往,能织出更为精美、多样的布匹。精美布匹成为大宋对外出口的重要商品,沿着商路远销海外各国,换回大量金银珠宝与稀缺物资,充实了国库。随着纺织业的繁荣,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也得到发展,如棉花种植规模扩大,染料生产、纺织工具制造等行业也蓬勃兴起,吸纳了众多劳动力,降低了失业率,百姓收入增加,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市场更加活跃。
此外,赵匡胤还利用兑换的基础建筑科技,对大宋的城市和交通设施进行改造。更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城池修缮与桥梁建造,城市规模得以拓展,商业区域扩大,吸引了更多商人前来开设店铺、进行贸易。交通的便利使得货物运输更加快捷,降低了运输成本,各地的特产能够更顺畅地流通,进一步推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