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宝友声音嫩生生的,估计是在伦敦念书的小伙子。
“我猜你得拿出件瓷器来亮亮相,还得是我们景地镇的手艺?”
“嘿,猜对了。”
镜头前,一只洁白如雪的瓷盘闪现,黑漆描边,金光熠熠,宛如夜空中的明星。
这盘子,开门见山,典型的墨彩描金,不过上面的图案才叫绝——一幅“耶稣受难图”。
【哎哟,宝友,这盘子可别拿来盛鸭血啊!】
【准是外贸货吧?这种西洋景儿国内哪有人买账。】
【这玩意儿是供奉还是实用?看着怪别扭的。】
高兴也觉得这玩意儿怪异,就像在碗底画个观音菩萨,虽则能用,但吃着饭,突然看见菩萨对你微笑。
可能在老外眼里,华夏古代瓷器就是艺术品,不是拿来吃饭的家伙。
“东西货真价实,出自乾隆初年,妥妥的外贸瓷无疑。”
“呼!”宝友松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多谢老师,这下我能跟我爸好好说道说道了。”
“说服老爷子?”
高兴纳闷,这几千块的小玩意儿,留学生们不都是眼都不眨一下?
“这背后有什么典故?”他好奇地问。
“算不上典故,就是我爸,他是做瓷器的行家。他说景地镇根本不会烧制这种玩意儿,太掉价了。”
“你爸该不会是李俞奇吧?”高兴随口一问。
“咦?老师您认得我七叔?”宝友惊诧不已。
“我七叔的儿子也在英国读书,可惜啊,早两天和您连线就能打个照面。他刚回国,家里好像有急事。”
“那真是太遗憾了。”高兴强忍笑意,点头附和。
他清楚李俞奇的近况,榜一大佬如今混得风生水起,李俞奇被抓的消息,早就在高兴这儿传开了。
“你这宝贝,大英博物馆里有同款,货真价实得很。”
“清朝虽闭关自守,但洋人来买东西,照样畅通无阻。这应该是当时信教的洋人,在景地镇定制的一批外贸瓷。”
“老师,这玩意儿值钱不?”
玩“回流瓷”的宝友,最关心的永远是价格标签。
“在国内市场,这种西洋味儿的玩意儿不怎么吃香,但凭着那墨彩描金的工艺,几千大洋还是有的。”
“是小几千、中几千,还是大几千呢?”
“价位也就卡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我入手时花了六千大洋。”
“真就那么凑合?”高兴眉梢一扬:“怎么忘了个叫关税的玩意儿?”
搁十年前,这种海外回流的古董还能让人小赚一笔,可如今,除非是那种能在拍卖会上露脸的大件,否则买回家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
【心疼一波,兄弟】
【东西真,没赔本,这已经跑赢90的玩家了!】
【敢不敢再狠点,99】
【总结一句:买回流瓷,等于给洋人送礼】
……
安抚完那位伤心欲绝的瓷器爱好者,直播间的舞台又迎来了新面孔,一位陶塑界的能工巧匠。
“宝友,你这宝贝可有四千多岁的高龄了哦。”
高兴对着镜头前那只憨态十足的陶牛,啧啧称奇。
这小玩意儿,巴掌大小,刻画的是一头犄角峥嵘的牛,牛角和牛身上的黑色条纹栩栩如生,一双圆溜溜的眼珠透着几分呆萌。
【勇牛无敌,无所畏惧。】
【这不是咱乡下的水牛嘛?】
【四千年前,那得追溯到西周了吧?】
高兴原以为这是西周的遗珍,可物品信息却透露,这是来自四千多年前婆罗多河谷文化的杰作,纯粹的南亚风情。
而且,大数据还给出个猛料,大英博物馆里竟藏有同款陶牛。
“老师,这玩意儿是国内的吗?我是在婆罗多逛街时淘来的。”
宝友似乎对这宝贝的身世懵懵懂懂,连麦时,它就安静地躺在他的电脑桌上。
“不,这是婆罗多河谷文化的出品,那儿的人把牛奉若神明。”
“他们雕刻牛,就像我们雕刻龙一样,那是信仰的象征。”
“那这玩意儿有什么价值不?没什么用的话,我就继续当桌面装饰了。”
“你可以给它弄个精致的小玻璃罩。”高兴灵机一动:“这类型的陶牛,大英博物馆也有藏品,收藏价值还是有的。”
“什么?先前那盘子也是他们的藏品,怎么他们手里这么多好东西?”
“不是藏,是抢,日不落帝国那会儿,文物就跟流水似的往他们那儿涌,不然几个小岛,哪儿来的八百多万件藏品。”高兴无奈摇头。
【我去,八百多万件,这得多壮观!】
【全球文物集散地,不服不行。】
【亲身逛过大英博物馆,敦煌壁画真是遍地都是。】
【那里的华夏宝贝,个个都是一级棒,没有次品的份儿。】
“乖乖隆个咚,要是我每天偷一百件,得偷上二百多年才能搬空?”宝友一脸震惊地说。
高兴被这位宝友天马行空的想法逗得乐不可支,这位兄台能在婆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