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就转身回去了。
第二天丁好就待在她家里,两人商量着初中的知识。
丁好荒废半年,感觉很多都已经记不得了,特别是英语,单词什么的,感觉全部要重新记背一般。
丁月给她开始听写,英语就是要累积词汇量,不然真的很麻烦。
他们过年是在丁老大哪里吃团圆饭的。
上午,杨大妮和孙春萍都会去帮忙,到了中午其他人也赶过去吃饭。
外面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丁老大带着丁春也是放早就准备好的鞭炮。
丁年觉得还是现在这个时候过年有年味儿。
后世在城里过年,不准放鞭炮,过年的时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可能少了的不是鞭炮声,而是别的。
老太太穿着丁老三和孙春萍买的红色棉衣坐在上桌,左边是丁老大两口子,右边是丁老二两口子,下方是丁老三两口子。
晚辈就是坐的另外一桌,春夏秋冬,花好月圆,多的小孩儿就挤一挤,小孩子没有那么多规矩。
丁花把小敏放在椅篮里,在自己面前。
小敏现在能吃一点糊糊了,所以她也会喂孩子一些东西。
今天的小敏也是穿着一身新衣服,白白嫩嫩的,特别喜庆。
丁年挨着她们坐的。
对面是丁春两口子,孟红琴第一次在婆家过年,看到丁家这一大家子,还不是那么熟悉。
可能名字都叫不全。
只是觉得丁家姐妹各个好看标致,而且穿得也好,看着都不像一般人。
她从丁春哪里知道三叔家的三个孩子读书都特别厉害,以后肯定是会直接考大学。
而现在二叔家的丁好也要去复读了,而且还说是要考师范,以后出来就是老师。
三叔家的其他两个孩子都还小,看不出什么。
最小的丁圆,大大的眼睛随时咕噜咕噜的转个不停,一看就是聪明,以后肯定也会不错。
她觉得丁家小一辈这些,可能就是她家丁春和二叔家的丁秋最老实,而且可能也会走得很近,因为都不会打算出去打工。
这样也挺好,她也不想出去打工,主要是娘家那边有些困难,需要她帮衬一下。
吃了团年饭,孩子们肯定是到处跑着去玩儿了。
丁好继续补习,还好丁月也是喜欢安静的人,待在自己的房间也不会觉得无聊。
丁年并没有打扰她们,也是在自己的房间看着书。
还有半年高考,确实时间比较紧。
大人在过年这一天就比闲了。
孙春萍在那边收拾了之后,就在村里面和别人聊天,大家这一天都是很有默契的不做事。
晚上,就没有再去老大家那边团年,待在自己家里,吃了饭丁时就上楼打开了电视。
难得看电视,要不是 白天和小伙伴玩儿,他都想一直待在家里看电视了。
丁月和丁年并没有来看电视,依旧是在房间做着自己的事情。
丁好吃了晚饭也来了,两人在房间里面复习,复习到八点左右,丁好才回去。
对于孩子们这么爱学习,而且还这么自觉,孙春萍当然是很欣慰。
他们看电视的声音都会关小一点,还让丁时不要吵。
大年初一,不会到处走亲戚,只在自己家里。
老太太给孙辈都包了红包,每人一个。
丁春结婚了,在他们乡下结婚就是大人了,自然不会再给红包,有孩子就给孩子红包。
像丁花也没有红包,是给的小敏。
但丁春两口子是新婚,是要出去拜新年的,那个红包一般还比较大。
丁月晃悠着手里的红包,“姐,你说今年奶奶会给我们包多大的红包?以前都没有。”
以前老太太哪里舍得给自己家孩子包红包,她认为那是浪费钱。
家里那么多人,钱却不多,她是舍不得花一分钱的。
孩子出去得的红包也会上交。
今年这么大方,还真是难得。
丁年捏了捏,很薄,她也不知道多少。
摇了摇头,“我猜不到,不过我看奶奶今年很高兴,而且爸妈孝敬了不少,应该会大方点吧,你猜多少?”
旁边忽然响起一个声音,“哇,奶奶给了一块钱。”丁时拿回来就把红包拆了,还在孙春萍面前显摆。
丁月姐妹两面面相视,不用猜了。
孙春萍也有点吃惊,她以为老太太今年这么大方给红包,可能也是个面子功夫。
两毛钱就差不多了。
孙子辈的人多,差不多十个,两毛钱,也有两块了。
现在外面的红包大一点的才两毛,一般都是几分钱。
“丁时,你还小,手里那么多钱怕你丢了,放到妈妈这里,妈妈给你保管,以后你长大了再给你。”
丁时犹豫了一下,“可我想买东西。”
“你想买什么?”
“我想买弹珠,还想买扑克。”
“不准买扑克,也不准买弹珠,那个东西容易打到人。”孙春萍直接命令。
“那我不给你了,姐姐都没有给,为什么我要给,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