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实初接过了那枚香囊,嘟嘟囔囔的:“大哥怎么不给我带点不好买的药材回来?这香囊都是女子用的,大哥送给我做什么?”
“有的送你还挑起来了,你要不要?不要我就收回来了。”
“那你就收回去吧。”
温虚末:……
他这个堂弟可真是个实诚人啊。
-----------------
去年年底,胤禛一起说亲的几个人,弘时基本上也确定了他的福晋便是那董鄂氏。
弘昶虽然痴傻,也有几家透露出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的意思。
如今,便是老十四允禵也有西藏来的公主看上他了。
只有允礼现在还是孑然一身,成了让胤禛发愁的刺头。
允礼觉得自己还年轻,完全可以再潇洒几年。
阿晋道:“十七爷,今日那悦宾楼有诗会,请了京中的各大才子,还有即将考试的举子,热闹的很,我们不如去看看?”
允礼听了倒是来了些兴致。
“好啊,我们就过去看看。”
此时悦宾楼的2楼满满的都是人,允礼做了书生打扮混进去了,倒是融入的十分完好,一点儿都没有被怀疑。
不过就算被人拆穿了身份也无妨,这些读书人只会更想结交允礼。
允礼的容貌气度都十分出众,一进来就被大家注意到了。
不多时,几个最显眼的读书人就都凑到了允礼身边,开始问起他的底细来。
允礼早就设计好了假身份,随着舒妃的姓氏叫陈允。
很快大家便一口一个陈兄的亲热叫了起来。
允礼自幼接受的是最精英的教育,学问做的也很好,不出几个回合,就俘获了这些读书人的心。
允礼倒是有意结交几个读书人,还是和读书人聊天有意思呀。
阿晋看着允礼的表情,心里想自己是不是方向努力错了,今日明明应该带着允礼去那些女子多的地方?
他心想,皇上就是再操心王爷的亲事,应该也不会找他一个小厮的麻烦吧。
他默默走到一旁,和其他书童聊起天来。
突然,酒楼中传出一阵骚动。
允礼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
一个后来赶过来的书生说是有几个小孩想要进入这个诗会,但是他们这里不让小孩进,所以产生了一点骚乱。
允礼倒也无意打破诗会的规矩,将视线收了回来。
但是,他却听到了一道声音说:“我们就是来参加诗会的。”
他觉得这个声音有点耳熟,走过去一看,那楼梯口处,小二拦着几个清秀的小男孩。
但是很巧,这几个小男孩他都认识——正是做了男装打扮的甄玉嬛、浣碧、沈眉庄三人。
允礼道:“叫她们进来吧,是我的三个小友。”
酒楼的小二连忙放开了她们。
为了防止她们三个叫破自己的身份,允礼先开口了:“你们还记不记得我?我是陈允。”
浣碧正要开口叫他王爷,甄玉嬛就高兴的笑道:“原来是大哥哥呀。”
允礼笑了一下:“你们来参加这诗会,可是偷偷溜出来的?”
三人脸上露出了一点心虚,谁也不敢搭话。
允礼失笑,“我叫我的小厮给你们家中报个信儿吧,就说你们和我在一处,也免得他们担心了。”
三个人齐刷刷地点了点头。
和允礼在一起,说出来家长怎么都会放心的。
众人见这三个小孩认识允礼,便也不再说她们,而是继续交流着,今日的诗会虽说是诗会,但大家都是即将要科举的考生,说的也都是科举之事。
甄玉嬛听得很是认真。
一个书生笑道。:“小兄弟,你这般年纪也听得懂吗?”
甄玉嬛脆生生地说道:“科举之考题,大抵有经义、策问、诗赋等。
经义乃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考校士子对圣人之言的理解与阐释,这便需对经典烂熟于心,有自己的见解却又不可偏离正统。
策问则是考察对时政之见解、治理之方略,需士子们心怀天下,了解民生疾苦、官场利弊,方能答得精彩。
至于诗赋,更是考验士子的才情与文学素养,不仅要文辞优美,更要有意境、有内涵。”
那书生十分惊讶,没想到这小兄弟小小年纪,竟能将科举考题说得头头是道。
有位老者捋着胡须问道:“那依你之见,怎样的答卷才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呢?”
甄玉嬛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经义之答,当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既要有古人之智慧,又要有自己的思考;策问之答,需切中时弊、切实可行,不可纸上谈兵;诗赋之文,定要情感真挚、意境高远,方能打动考官。”
“佩服佩服,不愧是陈兄认识的人。”
浣碧扬起下巴,不无得意的说道:“我哥哥就是厉害。”
那些书生都善意的笑了出来。
允礼收回了看向甄玉嬛的目光。
心里对她的父亲愈发的好奇起来。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将女儿培养出士大夫的气势来?
本小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