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的压力。
对于波兰的法国将领而言,俄国人本来就是他们的手下败将,现在又有了更强大的大明军队支持。
还有铁路和机动车提供补给,还有飞行机器可以在空中支援。
普通士兵也开始列装甲型步枪了。
这种仗就是单方面的碾压,只要不是专门故意作死,这仗就是怎麽打怎麽赢的。
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扩大战果,减少损耗。
历史上的拿破仑在俄国惨败,本质上并不是被俄国人打败,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做好深入征战俄国的准备。
只是因为战场上的形势不断变化,俄国人一直拒绝向拿破仑投降,拿破仑把计划中的边境决战打成了远征莫斯科。
俄国人烧了莫斯科也不投降,利用自己本土庞大的战略纵深,拖垮了本来就没做好准备的拿破仑。
现在拿破仑在大明的庇护和支援下,本来就已经有了划时代的巨大的优势,还要依仗铁路和机动车顺着边境线稳扎稳打。
做好了步步为营,一边改造占领区地方和基层机构,一边缓慢推进的准备,那俄国人只有死路一条了。
到了八月七日上午,东欧战争正式开始之后,局势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大明路基空军北方部队的主力,从里加湾的里加城附近的军用机场起飞,配合邱良功的海军袭击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奥斯曼的君士坦丁堡,躲在两层内海和两层海峡之中,都顶不住大明海陆空军的联合进攻。
外面只有一层芬兰湾的圣彼得堡更加顶不住这种新式战术。
奥斯曼的主要军队,都没遭遇过大规模的空袭,俄国这边的军队同样没有遭遇过,没有作战经验。
俄国沙皇和将领们倒是听说过,大明在欧洲战场上使用过飞行机器。
一种用未知金属制作的巨大机械鸟,能够在空中自由的飞行,能够从空中向地面投掷炸弹。
但此时的俄国沙皇和将领们,也和奥斯曼人以及顺国人一样,他们都还带着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的思维惯性。
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飞机这种神奇的机器,肯定需要集中精英工匠呕心沥血制作。
这种复杂到了极点的东西,在数量上肯定是不会太多的。
恰好,在上次的欧洲战争中,大明直接投入的飞机也确实不多,直接参与战争的时间也很短。
所以俄国人做了一些防范准备但是不多。
他们在露天炮台周围砌筑了更加坚固的围墙,甚至还有部分炮台上砌了拱圈房顶,将露天炮台变成了堡垒内部的炮口。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搞大规模的全面建设,没有办法将所有炮台全部堡垒化。
因为手工业时代的砖石产量有限,他们所用的骆马车辆的运输能力有限,能够托运的燃料和砖石数量也有限。
再加上他们觉得大明的飞机也不会多,所以只把少量位置最重要的露天炮台变成了堡垒。
数量众多的普通炮台仍然都是露天的,最多加上了围墙。
但是当战争真的开始的时候,第一次出现在俄国的天空中的飞机,就直接有至少一百架以上了。
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从未在战场上出现过的大中型轰炸机。
在圣彼得堡以西三十公里之外,位于芬兰湾中的科特林岛,可以说是圣彼得堡的门户。
科特林岛上有着名的喀琅施塔得要塞。
战斗在这里最先爆发,这里的守军也是最先看到大明的飞机的。
也是他们最先发现,他们事先做的准备根本没有意义。
上百架各式飞机突然从天而降,对着地面上的东西和人狂轰滥炸。
小型攻击机负责处理露天的火力点,小型航弹将炮台上的东西和人直接掀翻。
然后在天空中盘旋,时而压低高度,掠过地面附近。
用机枪扫射驱赶试图集结的人群,让地面的士兵没有办法组织起来。
中型轰炸机负责处理堡垒化的炮台,用具有穿甲能力的重型航弹直接砸穿石质房顶。
变成内陆的炮台内部空间狭小,航弹在内部爆炸的杀伤力更大。
露天炮台上的士兵还有可能重伤逃跑,堡垒化炮台内部的士兵都直接死无全尸了。
大型轰炸机,则专门针对城内的大型建筑,以及内陆的大型要塞。
虽然俄国的各级将领,在战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也让自己的士兵知道大明有飞行机器了。
但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当数量庞大的巨大的金属机器突然出现,对着圣彼得堡城内外的要塞和军营狂轰滥炸的时候。
要塞和军营内的士兵仍然都惊呆了,很多人仍然控制不住的在划着名十字架喊上帝。
大部分军官们也发现自己提前做的准备根本没用。
他们原本理所当然的以为,大明总共就只有几十架飞机作为杀手鐧,还要分在俄国丶顺国丶奥斯曼三国四个战场上使用。
圣彼得堡战场上能分十几架飞机就不错了。
结果现在他们遭遇的别说十几架了,而是几十上百架甚至可能是上千架之多。
数量庞大的飞机在空中不断逡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