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俱酒的魏国之行计划里,并没有排入关于卫鞅的议程。
因为他并不知道,卫鞅如此小小年纪,就已进入魏国相府,并且官居中庶子。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可见公叔痤此人对人才的压制太过分了,直到公叔痤死,公孙鞅也不过是一个中庶子,将一个人才压制十几年,几乎消耗尽了他的黄金年龄,怪不得卫鞅如此绝决地离魏奔秦。
卫鞅的乱入,打乱了俱酒原有的部署,对这样一位战国大牛,他必须设法结识、交往,开展前期投资,适时收到碗内。
但在战国老狐狸公叔痤面前,他还不能表现得太过露骨,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饿着肚子、眼巴巴看着却吃不到的滋味,大家都有过体会。当是时,俱酒心里特别纠结,特别难受。
既得防着公叔痤的怀疑,又不愿放弃这么大好的时机。既想尽快结识卫鞅,又怕在与他的交往中露怯。
纠结、踌躇、困惑、不爽、烦!
结果自己不注意,脸上呈现出了便秘般的表情。
公叔痤见俱酒坐卧不安的表情,于是关切地问道:“端氏君,可有不适?”
俱酒一愣,随即道:“相国,俱酒告罪,欲往如厕。”
公叔痤大手一挥:“端氏君,请便,请便!”
随后俱酒在一个小厮的带领下,出侧门而去。
公叔痤问道:“卫鞅,汝观端氏君其言其人如何?”
卫鞅略作沉思道:“端氏君以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深刻见地,实乃异人!放眼天下,无出其右。”
公叔痤很满意,他对俱酒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遂又问道:“端氏君此番高论,有可用之处否?”
卫鞅道:“端氏君之论,确有过人之处。以鞅之学识,再过十年也未必能有如此高见。然当今大争之世,此论虽高,却不实用。”
公叔痤道:“实用之学何也?”
卫鞅道:“乱世当用猛药,猛药者,刑名法术之学也。”
公叔痤不禁呵呵一笑,对卫鞅的赞许之情更深一分。
确实,魏国之所以在战国初年就雄踞天下第一的宝座,靠的就是李悝变法,李悝的《法经》可以说是法家的滥觞之作,更是对卫鞅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孟之道虽然占据了道德高点,但在大争之世并不实用,故而无论孔子还是孟子,乃至儒家的一众弟子,在战国时代都无亮眼表现。
卫鞅此时尚且年幼,其法学思想也未成形,但他对孟子的文章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可见历史大牛确实不是盖的。俱酒若不是穿越者,在同样的年纪,根本不可能达到卫鞅这样的高度。
卫鞅思考了一下又道:“属下日前也曾听闻,此位端氏君最厉害之处当属兵家之学。如其传说实属,以十余岁年纪,在极短时间之内,能有如此卓着战功,鞅以为,虽吴起将军亦不能敌!”
“哦!?”公叔痤闻此言吃了一惊。
他固然知道俱酒在韩国的一系列作为,但大家公认,吴起乃当世兵家巅峰,大小七十余战无败绩,岂是俱酒这种仅仅打过几场胜仗的人可以比拟的?
而卫鞅对俱酒在兵家方面的造诣评价如此之高,是公叔痤没有想到的。
“卫鞅,何出此言?”
“吴将军将兵,重在治,故其治下魏武卒天下罕逢敌手;而端氏君所率之兵,不过普通韩军,然而能屡战屡胜者,重在谋也。”
卫鞅这番分析相当到位,吴起练兵的手段非常高明,他打的仗都是魏武卒凭借过硬实力硬啃下来的。
而端氏君俱酒打的几仗,所率领的不过是韩国普通的军队,没有经过魏武卒般严格的挑选与魔鬼般的训练,能够取得胜利,重在谋略。
说白了,俱酒只不过是将战争双方的信息不对等用到了极致。
卫鞅继续道:“况十三岁领兵,古所未闻。强如吴将军者,同龄之时,其在何处?”
卫鞅着重从年龄的角度进行了一番分析。吴起十三岁时还在卫国和村里人打架呢!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不仅要领兵出征,还要精心谋划,而且还能取得连续胜利,这几乎匪夷所思。
更何况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极大的压力,这根本不是普通十三岁孩子可以直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