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深知,宜修之所以能够在后宫中屹立不倒,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众多的子嗣,更是因为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手腕,赢得了皇上和太后的青睐与信任。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和从容不迫的气质,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城府和谋略。
因此,众人都明白,只要宜修不犯下什么谋逆的大罪,她这辈子都将衣食无忧,享受着后宫中最尊贵的地位和荣华富贵。她的未来,似乎早已被注定,将成为后宫中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太后听说后宫中的风言风语,眉头紧锁,决定将熹妃叫到寿康宫来问个明白。皇上听闻此事,生怕太后为难熹妃,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太后端坐在宝座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甄嬛:“熹妃的肚子,看上去比旁人四个月的肚子要大些啊。”这句话一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甄嬛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她之前已经按照温太医的方法束腹了一个月,还喝了抑制胎儿生长的药,正常来说,不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但她也知道,太后的眼光毒辣,想瞒过她并不容易。
太后的话一出,甄嬛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她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温太医说臣妾腹中的孩子是双胎,所以肚子要比格外的人大些。”
皇上闻言,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此乃大喜,应该昭告天下才是!”他显然对甄嬛腹中的双胎充满了期待。
甄嬛却谦逊地摇了摇头:“臣妾怎敢以腹中之子德昭告天下之幸?况且贤贵妃姐姐也已经生过三胞胎和四胞胎,多胎又不是臣妾一人独有。”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贤贵妃的尊敬,也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谦逊。
皇上听了甄嬛的话,觉得有理,但又觉得不昭告天下有些可惜:“那不昭告天下,也应该告知六宫,否则总是风言风语不断。”
太后却轻轻摇了摇头:“若是六宫皆知,熹妃不免劳累。后宫之中,人心难测,还是等来日生产之时,便可都知晓了。”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甄嬛的关心和保护。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觉得有理,便点了点头:“既然皇额娘都说了,那么也只好如此。”他看向甄嬛,眼中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甄嬛心中感激太后的庇护,也感激皇上的理解和祝福。她知道,自己腹中的双胎是上天赐予她的福气,才能让她在后宫之中度过这次难关。
而太后也决定暂时不管后宫中的风言风语,一切等到熹妃生产之时便可知晓。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四月十七,这一天对熹妃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辰。而此刻的她,不仅身份尊贵,还怀有身孕,备受皇上的宠爱。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皇上特意下令大办生辰宴,让整个后宫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皇上深知熹妃对赏莲情有独钟,便特意将荷花移入大缸内,摆放在长春宫的各个角落,足足有十来个之多。这样一来,熹妃便可以在生辰宴上尽情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那份独特的清雅与宁静。
在生辰宴进行到高潮时,熹妃突然感到有些不适,便假借出恭之名,带着贴身侍女浣碧悄悄离开了院子。她们沿着曲折的小径向外走去,想要找个清静的地方透透气。
然而,她们并没有注意到,果郡王也一直默默关注着熹妃的动向。当看到熹妃离开院子时,他也忍不住跟了出去。浣碧见状,机敏地为果郡王和甄嬛放风,确保他们不会被旁人发现。
果郡王追上甄嬛后,关切地说道:“如今你的肚子竟这般大了,还四处乱走,真是让人担心。”
甄嬛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有些不悦,她冷冷地回应道:“这与你又有何干?我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
果郡王见状,连忙解释道:“我只是默默地关心你而已,你不用太惊慌。我知道你现在身份尊贵,但我依然把你当作曾经的那个她。”
甄嬛听了这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果郡王一直对她的特殊的情感,但她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她怕旁人发现他们的私会,连忙带着浣碧匆匆回到席间,继续扮演着那个端庄贤淑的熹妃角色。
熹妃在果郡王的注视下匆匆回到席间,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皇上坐在上方,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心中感到一阵欣慰。如今后宫中怀孕的嫔妃不少,丽贵人赫舍里氏也快到了生产的时候,熹妃和惠嫔沈氏也同样怀有身孕。看着这些孕育着新生命的嫔妃们,皇上觉得自己宝刀未老,依旧充满着活力和威严。(此时皇上47岁)
他微笑着看着熹妃,眼中满是宠爱和期待。他知道,熹妃腹中的孩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他期待着这个孩子的诞生,期待着看着他健康成长。
同时,皇上也感到一阵自豪。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位皇帝,能够让自己的后宫如此繁荣,嫔妃们纷纷怀孕生子,这是他的功绩,也是他的骄傲。他相信,在他的治理下,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他的后代也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这个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在场的众人也纷纷向皇上表示祝贺,祝贺他后宫繁荣,子嗣兴旺。皇上微笑着接受着众人的祝贺,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