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宣和二年
辽金战役进入尾声,纵然有宋朝的支持,但辽国也早在承平日久中腐败,辽天祚帝还在前线御敌。
宋朝这边,官家驾崩,幼主登基,为防辽金,各路西军都是分时守在东京城。
此次正好种、姚、折三家齐聚。
折可求不敢置信,光幕的话什么意思?
他投降金人?
被金人毒杀?
他还想做皇帝?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我折家几代人为国尽忠,绝无二心!”
折可求的话,在场诸位也是点头认可的。
就算平日里西军各位再这么不待见,但真在国家面前,涉及忠义颜面,还是能帮就帮吧。
折可求之子折彦文和折彦质,替父喊冤。
姚平仲在旁看好戏,还颇有点幸灾乐祸和叔父姚古道:“折家……也不过如此嘛,宁肯殉国,也绝不投降金人!”
姚古胡乱地点头,其实他心里对侄子的话,总有点不安。
他姚家是满门忠烈吧,没什么事吧……?
【公元99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子河汊之战,辽国大将韩德威大败于折德扆的儿子折御卿,辽军被折家军斩首五千,将领阵亡二十余人,损失马匹上千。
后韩德威趁折御卿病重,再次率兵想报子河汊之仇,折御卿带病上阵。
其母想让他回家,折御卿却坚守前线,宁死不回。
给其母留下的话,也成了遗言。
“家世受国恩,敌寇未灭,御卿之罪也。今临敌,安可弃士卒自便?死于军中,盖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得两全?”
后病死军中,年仅38岁。】
<其实就在折御卿死后的第二年,韩德威也一命呜呼了。他看起来是真吞不下这口气哈哈哈,没有雪耻机会咯。>
<折德扆和折御卿和折御勋三人,寿命都挺短的,唉。但是他们家在北宋200年里真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德威完全就是自己心里没点逼数, 他也不想想为什么府州折家能待在西北那么长的时间,真以为是那么好打的吗?>
<折御卿确实忠孝难全啊。 >
<唉,拖着病体上阵,留给母亲的话也成 了遗言。[叹气]>
[宋开宝三年折御勋:弟弟! ! !]
[宋开宝三年折御卿:我们家寿命几何? ]
[辽保宁二年韩德威:哼!区区折家!给我等着!我迟早会打下你们的!]
[宋开宝三年折御卿:?手下败将……还敢口出狂言……真不知道你哪儿来的自信……]
……
宋 开宝三年
赵匡胤冷声道:“把赵光义给朕带来。”
哼,如此人才你都不会珍惜!
“西北是没有其他人了吗?你就只会让别人带病上阵!”
“打不赢辽军的废物!”
“快把赵光义给朕带来! ! !”
赵光义原以为会没自己什么事了,结果……突然出现的内侍。
“你们……想干什么?”
“哼,你就是个罪人,亏得官家心善才没要了你的性命,嘴巴放干净点!”
赵光义:“……”
这算什么的好命!当他的出气包?发泄物?
几个内侍催促瘸腿的赵光义快些走。
…
西北府州
折御勋大折御卿不少岁数,看待折御卿是亦弟亦子。
加上其父早逝,折御勋自觉承担了长兄如父的角色。
“唉,你说你……干嘛要逞那个强呢?”
面对哥哥的话,折御卿满不在乎,反问他,“若当时是兄长,兄长又会如何?真听母亲的话丢下一起血战沙场的将士们,悄悄回家做懦夫吗?!”
折御勋:“……”
“唉。”
所以折家之后怎么会出了折可求呢?
他真的有难言之隐,有什么不得已投降的原因吗?
……
【折氏唯一立传者是折从阮的六世孙折可适。他是北宋折家的最后一位名将,也是唯一一个非袭府州知州而载入宋史的名将。
将门出身,折可适虽屡立战功,但在崇文抑武的北宋朝廷中仍然不免受到打压。意见不合,出兵不利。折可适总会背锅,屡遭被贬。
折可适打仗善于用奇谋,宋哲宗元佑六年,西夏人屯兵于尾丁硙,折可适率人潜入其中,引诱烽火台的士兵,将其一个个杀掉,使得敌方的烽火台无法传递信号。
折可适带兵推进,在尾丁硙大败敌军。
又转战到高岭,从小路奔袭洪德,设下伏兵截断敌人归路。西夏军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但他善于打仗却不善做官,一生守在宋夏边境,却敌不过朝中文人的只言片语。
宋徽宗年间,病逝于泾原总帅任上,年61。
折家将也走向了最后的辉煌。】
<折可适的升官和折家的关系不大。 >
<up你后面可以讲讲宋哲宗吗?我真的很期待他啊,北宋一朝真的很爱哲宗。>
<神宗朝的败仗,在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