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委两人的想法里,司令员指挥三个团的兵力,对上日军第十三混成旅团,双方战斗力应该是半斤八两,就看双方的指挥官战场发挥如何了。
对战局变化嗅觉灵敏、反应快,应变得当的一方胜利的希望也就大一些。
两人的想法里,司令员应该和日军十三混成旅团对峙几天,伺机打击或击溃、消灭日军一部,遭受打击和损失的日军最后直接知难而退,战斗自然也就结束了。这是八路军根据地反围剿时经常出现的情况,也是正常的结局。
不过政委和副司令似乎忘记了孙义成作战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全歼。孙义成参加的几次战斗,都是以全歼日军而取胜的,很少有击溃这样的战例。
就算是这次南下阻击日军十三混成旅团,两人也绝不会想到司令员身份的孙义成会亲自深入虎穴,假冒日军,更不可能知道孙义成有随时收取物资的空间,随时都可以收取敌人的装备。
最大威胁的日军火炮被收走之后,等于是去掉了老虎的爪子和牙齿,剩下的日军只能是挨打的份。(历史上很多战迹已经表明,抗战时期中日两国军队,在装备对等的情况下交战,都是以日军的失败告终的。)
收到战果的两人,自然又是一番感叹和摇头。感叹司令员神勇高超的指挥能力,摇头则是对自己之前错误判断的否定,还有就是对此战过程和详细细节的疑惑,司令员是怎么做到的?
南路战斗已经结束,看来自己负责的北路也不能拖延太久,得想法加快进攻节奏,争取歼敌一部,否则北路日军可能因为南路的战斗结果而撤退,让自己失去歼敌的机会。
弄清楚情况的詹政委和李副司令,在电话里进行一番沟通后(前线指挥的是李副司令,政委在后方指挥部),决定选择一路日军进行打击,争取全歼。
北面来犯日军属于第三十五师团,前面介绍过了,这个师团是今年四月份才组建的,属于警备专用三单位师团,战斗力不是很强。
那么,什么是“警备专用三单位师团”呢?要想知道这种编制的区别,首先你得了解日军正常师团的组成(无论是挽马制师团或驮马制师团)。
简单点说正常师团有两个步兵旅团,一个步兵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步兵联队辖四个步兵大队,总计一个师团就有十六个步兵大队。
而警备专用三单位师团,师团里面没有了旅团这一单位,师团下面直接就是步兵联队,而且是有三个步兵联队,一个步兵联队下面也只有三个步兵大队。
这样下来的一个师团总计只有九个步兵大队,比正常师团少了七个步兵大队,差不多一半。当然师团所属的野战炮兵联队、侦察联队、工兵联队、运输联队、通讯队都是配备了的,人数自然要比正常师团要少。
拿三十五师团来说,所辖的步兵联队各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步兵炮),步兵大队里面就没有了大队炮小队。当然,师团所属的第三十五炮兵联队是存在的,装备有24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则改为搜索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人。
这次进攻武安,三十五师团派出的队伍是从其第219、220两个步兵联队里各抽调两个大队,共四个步兵大队(各1100人),加上一个骑兵搜索中队(145人)、两个步兵炮中队(8门步兵炮)、半个师团野炮联队(12门75野炮),以及由工兵、辎重等后勤部队组成的队伍,共计五千余人,由第三十五步兵旅团旅团长饭田泰次郎少将指挥。
有读者可能就会问,前面不是说了,日军的警备专用三单位师团里面取消了旅团编制,直接就是步兵联队了,怎么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三十五步兵旅团?是不是写错了?
没有错,这里作者还真没有写错,确实是有这么一个名称出现,也是在日军三十五师团下面的。
二战日本陆军的编制确实比较混乱,已经取消了旅团编制的三单位警备师团,在被抽调加入作战的时候,可以根据出兵人数多少另行赋予部队编号,比如前面的混成第十三旅团,以及现在的第三十五步兵旅团就是这样的。
作为新组建的对方守备专用师团部队,饭田泰次郎少将很清楚自己的手下战斗力是远远不能和常设师团相比的,加上他来之前就已经有人告诉他武安黑八路的凶残,所以队伍从邢台出来后一路行进的非常缓慢。
队伍行进速度慢,自然是指挥官的意思,饭田泰次郎少将在等消息,等南面第十师团的消息。已经与方面军司令部的朋友联系好了,南路第十师团一有战报,会第一时间通知他。
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是步兵大佐的饭田泰次郎少将,人脉关系是非常广泛的。陆军大学毕业的他,毕业时成绩虽然一般,但所结识的几个人,现在都成为日本陆军的高层,他自然也跟着沾光。
通过这些关系,饭田泰次郎少将对武安八路军的情况认知,比起其他日军将领要知道的更多一些,所以他想等南面第十师团的战况出来以后再根据情况行动。
为了增加自己北路的进攻力量,分散八路军兵力,饭田泰次郎少将甚至动用上面的关系,让在邯郸刚刚成立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