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最后一个是你顾辞师兄,他是南月国的九皇子。如今,已近而立之年。
为师是两年前游历至南月,遇见他的。戾气有些重,为师本想带他回来做关门弟子的,好渡化他。然他不愿,只能收作俗家弟子。
他虽贵为皇子,但吃了不少苦头。五岁那年,因外祖父一家功高震主,被他父皇设计满门抄斩。
身为贵妃的母妃被打入冷宫,他也不被人待见。母子两人艰难度日,过得还不如宫里的奴婢。
外祖家的事,让他母妃不能释怀,恨极了他父皇的无情无义。心中郁结,身体逐渐衰弱。
好在,他小的时候就有外祖带着练武,身体底子好,不曾生过病,悉心照料母妃。
然而,八岁那年,他的母妃,终是没能熬过。临终前,嘱咐他保重自身,想办法为外祖父一家翻案,还他们清白。
若实在做不到,就离开南月,寻个喜欢的地方好好活下去。
要么不娶妻,娶了就不能做负心人,不要像他父皇这般,有用的时候,宠着,没用的时候弃之如敝履。
如果可以,希望他将来的孩子随外祖家姓,也算是后继有人。
然而,他母亲却不知道,自己是儿子唯一的信念。从她离去的那一刻,他就性情大变。
以前的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变成了睚眦必报,以牙还牙。
事情闹到他父皇面前,才想起了这个被遗忘许久的儿子,以及他的母妃。当初怕无法面对,便未曾再见过面。
佳人已逝,心中突感歉疚。便安排人好好照顾你师兄,让有才学的大臣教授学问。
之后,他私下联络了外祖父的旧部,一面暗中发展势力,一面偷学武艺。
越长大越是狠绝无情,除了外祖父旧部之人外,毫不留情面。
待他布局好一切,羽翼丰满之时,发动了宫变,为师当时正好在皇家寺庙参加法会。
当时,主持只叹息: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便不再管。
为师不想看到血流成河,便去了宫中。然,到的时候,胜负已分,一切已成定局。你师兄他正在御书房,逼迫皇帝写退位诏书。
一开始,皇帝好言相劝,只要他回头便既往不咎。后见你师兄无动于衷,便又破口大骂,骂他不孝,乱臣贼子。
甚至言自己当初不该心慈手软,就应斩草除根,让他母妃,外祖一家团聚。
本来毫无波澜的你师兄,闻言暴怒,怒斥皇帝陷害忠良,德不配位,更不配提起自己母妃以及外祖一家。
情绪激动下,想要弑父,为师见状,赶紧阻拦。
一开始冥顽不灵,和为师过招败了后才冷静下来。
他向为师诉说经历,问他父皇身为一国之君,德不配位,他换个皇帝有什么错?
他的外祖一家忠君爱国,却死于君王猜忌,不冤枉吗?他们做错了什么?
他的母妃将真心交付给他的父皇,他却灭了母妃满门,还打入冷宫,导致母妃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母妃何辜?又何错之有?
而自己,为人子,为人孙,为其洗刷冤屈,报仇雪恨不该吗?自己有今天不都是因为他的好父皇?
为师答疑解惑,又劝解一番。但他仍然执迷不悟,遂为师让他拜我为师,跟着我看看这世间苦难,到时自见分晓。
但他不愿意,僵持许久,提出一个折中的法子,做为师的俗家弟子。
他可以不弑父,也可以不自己做皇帝。但是,他父皇必须退位,要么去皇家别院安享晚年,要么住在皇家寺庙。
至死不得入皇宫,他会挑选一个宽容大度,又有治国之才的人上位。
为师为避免节外生枝,只能应下。
之后,在你师兄的逼迫下,皇帝写下了退位诏书,以及罪己诏,公开自己为了权势杀害忠良,洗清了他一家的冤屈,并昭告天下。
找到合适的人,扶持上位后,便不问世事了。
自此,他在南月无人敢惹,也有了狠辣无情,冷血,铁石心肠的名声。”说完直叹气。
安乐感慨:“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很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到感同身受。
我觉得顾辞师兄没错,有时候想要达到目的就得用些非常手段。他并没有滥杀无辜,不是吗?
且,明明可以自己掌握生杀大权,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势,拱手让人。
说明他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即便戾气重了些,也只是因为从小的经历让他意难平,与他人无碍。
如今他完成母妃遗愿,心愿已了。想来以后会慢慢放平心态,时间会抚平一切。若是见到师兄,我会试着让他打开心结,重获新生。
万事皆在一念之间,花开花落是心念,云卷云舒是心境,万事都有个度,过度了就是囚笼。
人生苦短,我们都是红尘过客,路过人间,接受人间苦难,欣赏四季风景,一切皆是对自己的考验和治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