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半,仙人洞村广场上的篝火晚会,准时开场!
鼓乐声中,村里的青年男女,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分成两队上场,先给大家来了一段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普者黑欢迎您!》。
据说在少数民族中,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看来这彝族也不例外。
接下来,能歌善舞的男女老少轮番上场,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
有弹三弦的,有吹竹笛的,有男女青年对唱山歌的,还有用一片树叶就能吹出优美动人的旋律的,不一而足、不亦乐乎!
然后就有一个盛装的老者,虎永刚没听清,不知是这仙人洞村的村长,还是他们彝族的族长,高举着火把,走到广场中间,把事先堆好的柴火点燃。
随着火光“呼”的一声升起,篝火晚会进入了高潮。
本村的男女青年,邀请在场的游客们一起参加,后人双手搭在前人围着篝火组成一个圆圈,跟着鼓点走动,举行着隆重的点火仪式。
这种场合当然少不了喜欢热闹的虎永刚,宁静却不想参加,就带着嘀嘀在边上看稀奇。
三圈过后,点火仪式结束,彝族男女又带着大家一起载歌载舞。
游客们也都开心地跟他们学着跳起“弦子舞”。这舞蹈简单易学,步伐的变化、躯体的动作都很少,只要跟上那强烈的节奏就可以了。
虎永刚觉得,比他在九寨沟学跳的“锅庄舞”容易多了。
接近尾声的时候,彝族男女忽然拿出了黑乎乎的颜料,往游客们的脸上涂抹。
众人不知所以,纷纷躲避。
有知情人士解释说,这“抹花脸”是彝族撒尼人对客人表示的祝福,寓意是“抹黑全身,幸福终身!”
只不过这活动原本都是在他们的“花脸节”上才有,也是彝族青年男女择偶的有趣活动。
节日期间,姑娘小伙有了心仪的对象,就会往对方的脸上、身上抹黑,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摸得越黑越过瘾,抹得越花越开心,也说明自己的爱意越浓。
现在不在“花脸节”的时候,彝族人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远方来客的热烈欢迎和深情祝福吧。
当得知这颜料是用猪油拌了锅灰而成,虎永刚不禁腹诽:这些彝族同胞也是兴奋得有些忘乎所以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往游客的脸上身上抹,万一游客中有回族人怎么办?会不会引起民族矛盾呢?
想当年,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时候,就是把涂了猪油的子弹,发给那些“印度伪军”,除了试探他们是不是真心臣服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对他们的侮辱!
看着众人近似疯狂的兴奋,虎永刚赶紧拉着宁静离开,以免殃及池鱼。
夏日的天气,真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虎永刚两口子刚刚离开广场,天空中风起云涌,忽然就下起了雨来。
宁静赶紧抱起了嘀嘀就往前狂奔。
虎永刚却不慌不忙,胜似闲庭信步。
宁静感觉到他没跟上,回头喊道:“下雨了,你还慢吞吞地,是不是雨水进了你的脑子啦?”
虎永刚却淡定地笑道:“前面也在下雨啊!你跑得再快,还不是在雨里?”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反正等下回去就洗澡,衣服也是要换下来洗的,淋湿就淋湿了吧。
宁静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哦。反正前后都是雨,跑起来累不说,万一摔一跤,就不划算了。
于是,她也放慢了脚步,不再着急。
老天爷就像是和他们在开玩笑一样,他们不着急了,雨也不下了。没一会儿就风歇云散了,月亮又挂在了天空,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像是对着他们扮鬼脸;远处稻田里“呱呱呱”的蛙鸣、近处柳树上“吱吱吱”的蝉叫,又像是在嘲笑他们被雨打湿了头发。
此情此景,仿佛正是辛弃疾那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真实写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等回到房车里,洗完澡躺在了床上,虎永刚感叹道:“能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枕着这田园交响曲般优美的蝉鸣蛙叫入梦的日子,好像还是孩童时代的记忆了!”
宁静翻了个身:“今天从弥勒开过来,又玩了一天,你不累吗?别酸不拉唧的啦,快睡吧!”
…………
及至翌日清晨,虎永刚在湖边洗漱时,又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一只青蛙趴在水中的荷叶上,两只鼓鼓的眼睛,瞪着几只水面上自由飞翔的蜻蜓一动不动。
一只不知潜在危险的蜻蜓,居然毫无防范意识地停在了青蛙的那片荷叶上。那青蛙长舌一吐,毫不费力地就把蜻蜓卷进了口中。
那叶窝中如钻石般晶莹剔透的露珠,因为青蛙的动作而左右滚动,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
虎永刚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的乡村时光,一时之间竟看呆了,手中的牙刷也停了下来,直到拿着衣服来洗的宁静,问他“在发什么呆”,他才如梦初醒。
看着宁静把洗好的衣服往车里挂,他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