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后,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曾经被战乱扰乱的土地,如今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街道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喧嚣。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国防大臣站出一步,拱手道:“国主,现在是时候对聂博这个败类进行讨伐了。此贼叛乱,致使国家动荡,百姓受苦。如今我商国已休整完毕,正是一雪前耻之时。本帅愿亲自领命,率大军讨伐叛贼,为国家除害,为百姓雪恨。”
国防大臣的话语刚落,众臣齐声附和:“讨伐叛贼!”这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国主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威严与睿智。他扫视了一眼群臣,缓缓说道:“聂博叛乱,实乃国家之不幸。然,我商国之将士,皆为忠勇之士。如今,时机已到,当举全国之力,讨伐叛军。”
国主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让群臣心中更加坚定了讨伐叛军的决心。
国防大臣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讨伐叛军的事宜。他首先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共同商讨作战计划。众人齐聚在一间宽敞的议事厅中,厅内气氛紧张而热烈。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率先发言:“聂博的叛军主要集中在北方,我们可以从南方出兵,绕道而行,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的后方。南方之地,虽地形复杂,行军困难,但也正因如此,叛军定然想不到我们会从此处出击。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克服地形的阻碍,必能给叛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却立刻反驳道:“不可,南方地形复杂,且多山林沼泽,大军行进速度必然缓慢。我们应该正面进攻,以我商国之精锐,一举击溃叛军。我商国将士勇猛无畏,正面交锋,定能让叛军闻风丧胆。”
老将微微皱眉,沉声道:“正面进攻太过冒险。聂博的叛军早有防备,我们若贸然正面出击,很可能会陷入敌军的陷阱之中。”
年轻将领不甘示弱,大声说道:“难道我们要因为害怕陷阱就选择绕远路吗?战争本就充满风险,我们若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如何能取得胜利?”
此时,一位智谋超群的谋士站了出来,他轻摇羽扇,缓缓说道:“二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南方出兵,可出其不意,但地形复杂确实是个难题;正面进攻,虽能展现我军之勇猛,但风险也不可忽视。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兵分两路。一路从南方迂回,悄悄接近叛军后方;另一路则在正面做出佯攻之势,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如此,既可降低风险,又能增加胜算。”
众人听了谋士的建议,纷纷陷入沉思。片刻之后,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兵分两路,虽看似巧妙,但兵力分散,若一方失利,另一方恐难以独撑大局。”一位谨慎的将领说道。
谋士微微一笑,解释道:“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兵力。正面佯攻之军,不必过多,但要足够精锐,以迷惑叛军。而南方迂回之军,则要行动迅速,秘密潜行,一旦时机成熟,便给予叛军致命一击。”
国防大臣听着众人的争论,时而点头,时而皱眉。他深知,此次讨伐叛军,关乎国家的命运,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必须仔细斟酌每一个建议,制定出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才能确保胜利。
美子站在朝堂的一角,神色凝重而坚定。她微微抬起头,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诸位大人,此次讨伐叛军,武力并非唯一之选。聂博叛乱,或有其背后之因由。若我们一味以兵戈相向,虽可能取得一时之胜,却难保不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我们应先探究聂博叛乱之根源,或许他有被误解之处,亦或许他有不得已之苦衷。可派遣使者,与其沟通,了解其诉求,尝试以和平之方式解决争端。如此,既可避免生灵涂炭,又能为国家保留实力,为未来之发展奠定基础。再者,战争耗费巨大,百姓刚刚从战乱中稍得喘息,若再度陷入大战,恐难承受其重。而和平谈判,若能成功,则可迅速恢复国家之稳定,让百姓安心生活,商国也能更快地重回正轨。”
然而,美子的观点在一众主战的大臣们面前显得如此微弱。他们坚信聂博罪不可赦,唯有武力讨伐才能彰显国家威严,维护国家秩序。美子的提议最终未能被采纳,但她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减少,她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只盼着有朝一日,众人能看到和平解决问题的价值。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讨论,众人终于达成了一致。他们决定采取谋士提出的兵分两路的策略,一路从正面进攻,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绕道而行,攻击叛军的后方。这样,既可以分散叛军的兵力,又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的要害。
作战计划确定后,国防大臣开始挑选精兵强将。他从各个部队中挑选出了最勇敢、最善战的士兵,组成了一支精锐之师。这些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渴望着为国家而战,为荣誉而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