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它见证了无数世代的更迭与变迁。这座四合院共有五进院,每一进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回忆。其中,四进院因为战争年代的原因倒塌了,被人用作菜地。五进院的花园也是彻底荒废,被各家各户搭建了杂物间。
四进院内的菜地和后花园的杂物间,此时成为了大爷易中海与老伴杨玉华心中的一块心病。如果不能让各家各户主动退还菜地和杂物间,如何向聋老太太和干儿子刘乐交待!……
这日,夕阳的余晖洒在四合院的青瓦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易中海坐在家中的藤椅上,眉头紧锁,目光不时地望向窗外的菜地和后花园。他的老伴杨玉华则在一旁忙碌着,偶尔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关切。
“玉华啊,你说咱们怎么才能收回聋老太太的四进院菜地和后花园呢?”易中海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杨玉华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叹了口气道:“这事儿难啊,聋老太太在咱们院子里住了这么多年,对大家都有恩。如今她外孙来了,要给她建房,咱们也不好意思开口啊。”
易中海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不行,这地不能就这么没了。咱们得想个办法。”
思索了片刻,易中海忽然眼前一亮,对杨玉华道:“你去把二大爷刘海中和二大妈张敏叫来吧,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杨玉华点了点头,随即出门去叫刘海中夫妇。不一会儿,刘海中夫妇便来到了易中海家中。四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起如何收回聋老太太的菜地和后花园。
然而,商量了半天,四人也没有得出个结果。刘海中挠了挠头,道:“这事儿咱们得找个明白人给咱们出出主意。”
易中海闻言,心中一动,道:“对啊,我怎么把三大爷阎埠贵给忘了呢?他满肚子心眼,找他准没错。”
杨玉华和张敏闻言,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易中海便让杨玉华和张敏留在家里准备几个小菜,自己和刘海中则去找阎埠贵夫妇。
二人来到阎埠贵家中,说明来意后,阎埠贵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笑道:“这事儿好办,咱们边吃边聊。”
不一会儿,杨玉华和张敏便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来到了阎埠贵家中。只见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红烧肉、烧带鱼、清蒸鱼等等,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阎埠贵看着桌子上的饭菜,笑着对易中海和刘海中道:“你们瞧瞧,这顿饭可是花了我不少心思呢。不过呢,我也不是白吃你们的,我这儿有瓶好酒,咱们一起尝尝。”
说着,阎埠贵便从裤兜里掏出了一瓶二锅头。一瞧那褪了色的酒瓶,天知道三大爷灌进去了多少次水。易中海笑着摇了摇头,连忙摆摆手道:“别别别,你这酒还是留着自己喝吧。我这儿有西凤酒,咱们一起喝这个。”
说着,易中海便让杨玉华从里房拿出了两瓶西凤酒。四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埠贵终于开口了。他道:“其实这事儿也不难办。聋老太太对咱们大家都有恩,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她外孙来了,要给她建房,咱们也不能不答应。但是呢,这菜地和后花园也不能就这么白白地送出去。”
易中海闻言,连忙问道:“那依你之见呢?”
阎埠贵沉吟了片刻,道:“咱们可以实话实说。就说聋老太太对大家真心不错,如今外孙来了,要给他建房,大家伙会腾出来菜地的。至于那个最爱闹事的贾张氏嘛,有聋老太太在,她也不敢作妖。咱们只要把这个话说明白了,相信聋老太太也不会为难咱们的。”
易中海和刘海中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觉得阎埠贵的这个主意既顾全了大局,又照顾到了聋老太太的感受,实在是两全其美。
于是,四人便商定好了这个计策。饭后,易中海和刘海中便告辞离去,准备回去实施这个计策。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了四合院的每一个角落。易中海和刘海中早早地便起床了,他们洗漱完毕后,便来到了聋老太太的住处。
此时,聋老太太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她的外孙则在一旁玩耍。易中海和刘海中见状,便走上前去,与聋老太太寒暄了几句。
随后,易中海便开口了。他道:“聋老太太啊,您在我们院子里住了这么多年,对大家都有恩。如今您外孙来了,要给您建房,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呢,这菜地和后花园的事儿……”
聋老太太闻言,心中便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她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放心吧,我不会为难你们的。这菜地和后花园就按你们的意思,让他们腾出来吧。老太太我做一回恶人没什么!为了大孙子!”。
三大爷阎埠贵来到贾张氏家,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他原本以为贾张氏会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让三大爷心里有些七上八下,他不知道贾张氏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贾张氏看着三大爷,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她心里想着,这个老东西终于上钩了。她知道三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