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压下怒火,用哀求的语气说:“县尊明鉴,乡下土地不肥沃,盐田税又重,家中实在没多少了。况且,就算足额交和买钱、和粜钱,也远远不到九百贯啊。”
赵弼提醒:“还有欠赋,东阳百姓,拖欠八年赋税,这次都要一并收缴。”
那些拖欠的税,很多是逃户的。
人逃进山里,户籍没消,一直挂着。州里也清楚情况,大家一起糊弄,偶尔为了政绩,会加征杂税补上。
现在,却成了赵知县催税的借口。
而且州里公文只要求补齐前三年赋税,赵知县却要追补前八年的。
老刘员外原本打算让刘福贵四兄弟应差。
赵知县这意思,是直接让在座的地主们应差!
知县敢这么强硬,是因为有个好帮手 —— 反贼出身的祝主簿。
在座的乡绅们,都看着老刘员外。
老刘员外头皮发麻,口干舌燥地说:“我家只能拿出二十匹绸、三百石粮、三十万钱。”
“好,勉强够了!” 赵弼马上敲定数额。
老刘员外感觉浑身无力,自己攒钱多不容易,今天被逼得损失惨重。
赵知县又看向其他乡绅,微笑着问:“诸位呢?”
乡绅们后悔不已,今天真不该来参加寿宴。
老刘员外被逼迫应税,已经定了个标准,谁要是拒绝,肯定被赵知县记恨。
偏僻穷困的东阳县,没几个进士,哪有强硬的靠山?大家只能估算自家情况,一个个被迫答应应税。
赵知县终于露出笑容,少不了一番夸奖鼓励。
州里下达的任务,他完成 90 就行,剩下的税款可自由支配。他拿大头,祝主簿分一些,其余的分给县衙小吏,大家都能捞一笔。
宋代的地方官,就是这么霸道,比明代的官员威风多了。
当然,也要看地方,如果在江南,这样做就是找死,也就只能欺负这种穷乡僻壤。
李然全程看着这精彩场面,悄悄朝老爸使眼色。
李院长总算见识到什么是封建社会,当地主只能被官府压榨,还是得当官才有出路啊。
今天赵知县强行摊派的,只是两种杂税和往年拖欠的田赋。今年的田赋还没征呢,还有其他杂税。
这种强行摊派,其实是应差,完全符合朝廷规定。
被知县割肉的地主们,可以向乡下小民吸血,多少能捞回一些。
一场寿宴,被弄得乌烟瘴气。
……
当晚。
赵知县主动找到老刘员外,热情地拉着手说:“刘翁辛苦了。”
“不敢。” 老刘员外没什么好脸色。
赵知县满脸赔笑:“刘翁莫怪,我也是没办法,只能借老夫人寿宴行事。刘翁摊派的钱粮,上交时可减半。”
“多谢县尊开恩。” 老刘员外心情稍好,但心里还是有怨气。
这赵知县,还算有点分寸。
老刘员外做了二十年主簿,提拔过不少小吏,这是他的根基,赵弼得给点面子。
今天在座的乡绅,估计还有几个能在摊派时减半。
亲自送赵弼出门后,老刘员外叫来长子:“放贷利息降一分。再找几个可靠的仆人,每天在各个山头放哨,发现异常马上回来报告!”
“父亲觉得会有民乱?” 刘大郎不笨。
老刘员外说:“这次被摊派这么多,接下来还要交夏粮。有些大户吃了亏,肯定让小民补偿,说不定就会出乱子。只要不来抢我家,闹得越大越好,能把那姓赵的弄死才解气!我活了七十多岁,第二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东西!”
上一次还是八年前,蔡京清查全国土地,东阳知县趁机乱来。最后引发民乱,祝主簿就是那时造反的,在山沟里折腾几年才被招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