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时候不早啦,该吃晚饭啰。”涵儿把蜡烛点亮了。
“嗯。”
秦远这才放下手里的毛笔。
他揉了揉有点发疼的太阳穴,一抬头却发现外面天已经全黑了。
“这么晚了啊?”
“对啊,涵儿都催了好几遍了,老爷都没反应呢。”涵儿的话里透出一点点小埋怨。
“这不是写得太投入了吗?”秦远站起来,舒展了下身体。
涵儿眼睛落在桌上的纸上:“这是新故事吗?”
“对啊,你要感兴趣就拿去看看吧。”秦远把手里的稿纸递给她。
这书自然不是《水浒传》。
毕竟《水浒传》嘛,总带那么点敏感的味道,万一不小心被抓住小辫子可不好,想到郑孟那丞相审视自己的眼神,他觉得还是谨慎点为妙。
所以他临时改主意写《白蛇传》了。
“谢谢老爷。”
涵儿哪会拒绝这个提议。
毕竟上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她夜不能寐,还因为熬夜读书熬出了黑眼圈,被秦远笑话了一通。
“走吧,吃饭去。”
秦远领着涵儿来到厅堂里。
坐下后,见涵儿没打算坐,他揉揉额
头,无奈地说:“坐着吧,非得每次都提醒你,你才坐啊?”
“涵儿是个小丫鬟,老爷不说,哪敢自作主张呢。”虽然这么说,但涵儿还是乖乖坐在了他对面。
秦远对此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自作主张?你真担心这个,那在青楼那次,咋就直接拉我走了呢?”
涵儿听到秦远提起旧事,脸蛋微微泛红,却瞪了秦远一眼,眼神里满是幽怨:“还不是老爷的错,谁让老爷去那种地方!那时我和小姐都快吓死了!”
“咳咳咳,吃饭吃饭。”
秦远心虚地干咳两声,连忙换话题。
“嗯。”
涵儿点点头,但眼睛时不时偷偷瞄向秦远,不知道在琢磨啥。
晚饭在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就结束了。
涵儿收拾完桌子,秦远走到回廊上,望着茫茫黑夜出神。
冷风在山谷里回响,发出呜呜的声音。
“咦?”
房间里的烛光下,空中突然闪过的一点亮光吸引了秦远的注意。
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手伸出屋檐外,指尖传来一阵凉意。
借着烛光,可以看到指尖上的冰晶迅速融化成水珠。
“老爷你在这儿
呢。”
涵儿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同时给他披上一件大衣,叮咛道:“晚上冷,老爷还是进屋的好。”
“涵儿,你说是不是要下雪了?”
秦远还在望着院子,只是烛光下的亮点越来越密。
雪,似乎越来越大了。
涵儿侧头望了望,想了想说:“晚上我会让仆人们多添些柴火的。”
“我不是说这个。”
“如果老爷是担心庄园里其他人,那就放心吧。嬷嬷不是说过吗?每家都有存粮,每家都不缺柴火。”
涵儿稍微一想,就知道秦远在担心啥了。
说真的,见到家里的老爷这么在乎那些种地的农民,她心里确实有点意外。毕竟,她跟着公主,见多了那些大官贵族对下人根本不放在心上的事。
不过,一想到自家老爷也是从穷苦人家一步步爬上来的,她心里那点疑惑一下子就没了。
“嗯,说得也是。”
想起嬷嬷的话,秦远心里的石头才落地:“走吧,回家去。”
“好的。”
骑马、写书,忙活了一整天,真是累得不行。
秦远一沾床,很快就呼呼大睡了。
涵儿坐到书桌前,点亮一根
蜡烛,借着烛光一页页翻看手里的文稿。
一直看到半夜,她才合上文稿,心里回味着故事,自言自语地说:“老爷真是有惊人的才华,今晚怕是要因为想老爷的事,又睡不好觉了。”
可一想到秦远以前干过的那些不靠谱的事,她又忍不住撇了撇嘴:“要是以前没那么惹人嫌就好啦。”
涵儿又一次在心里回味文章里的故事。
站起来时,才发现窗外的小冰粒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了秦远担心的事,穿过黑漆漆的夜,她仿佛能看到山脚下那一户户农家小屋。
雪……应该不会下太大吧?应该没事的吧?
……
第二天早晨。
“老爷,该起床啦。”
秦远在涵儿的照料下又醒了过来。
“来,洗洗脸吧。”
“嗯。”
秦远接过涵儿手里的热毛巾。
擦了擦脸,感觉精神了些,才问:“今天外面天气怎么样?”
“不太好哦,雪还在下,今天最好别出门。”涵儿轻轻叹了口气。
“雪还在下?”
秦远把手里的毛巾塞回给涵儿。
赶紧起身推开窗,冰冷的寒风带着飘飘
洒洒的雪花一下子灌进来,让他眼睛都睁不开了。
回过神来才发现,院子里已经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