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兰回到了京城,萧据的左膀右臂又多了一个,现在整个朝堂已经成为了制衡之势,而徐杰明,明显的老实了许多,甚至于是多次提出想要告老还乡的想法,萧据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他想要的局势现在才刚刚形成,怎么可能会把徐杰明给放走。
早知道徐杰明这一个丞相做了这么多年,那也是没有大的差错。
培养一个丞相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完成的。
而现在蔡绮彤那一边也迎来了好消息,他说关于蒸汽机的原理,他已经琢磨出来了,假以时日蒸汽机一定能够问世。
萧据大喜,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实行新政,这涉及到农
业方面的灌溉,还有纺织业的大工厂制度,更是开始批量的生产武器。
最赚钱的盐铁业也开始吸纳一些商人进行投资。
而关于交通工具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不过这还需要先把蒸汽机给弄出来。
现在萧据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是农工商阶层的阶层链,只要是有能力,这几种行业都能够涉及,只需要出示5年内良好的信誉以及家庭背景经过了政治审查就可以为山为官为农。
所以这边的改革,新兴向荣呈现蓬勃之势。
而关于沼泽的挖掘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在已经初步建成了两个港口,那两个港口由于比较的偏僻,现在还需要引入一些人流过去,所以开始了南迁。
现在那里的房屋建设还不是很全面,正是需要人才引流的时候。
而万众瞩目的科考也来临了。
萧据觉得这真的是来了瞌睡送枕头,他正需要人才去南方去管理。
而关于一个新的城镇,新的港口,自然是换新人去比较合适,经过几次的大换血,官场中能用的人多了起来,却也是很难抽调人手。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岗位,若是强行调取到另一个地方,反倒是他们原来的职位,也不知道谁去胜任。
所以在今年科考后,萧据还分了专业考,涉及了行政管理,港口运营,还有货物管理等各种职位。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翻译,等港口真正的运营起来了之后。
对
外交流多了起来,最需要的便是能够精通各个国家语言的人才。
所以萧据现在让人去周游各个国家之时,也让他们带了一些翻译的人才回来。
还专门开设了翻译班,让大炎王朝的人能够学会他们的语言,并进行翻译。
也让一些经商的大户一起学习,毕竟日后运送货物,对外交流的任务还是在他们的身上。
“陛下,这是这几日科考的名单,请您过目。”
科考向来都是普通人跨越阶层成为上等人的一个路径,也是世家大族扩展自己势力的一个机会。
看到科考上的名字,萧据不是很吃惊,为了能够平衡世家与清民之间的关系,科考有个规矩,那便是五五分或
者是四六分。
今年的魁首是徐昭,这是徐杰明的儿子,萧据不奇怪,毕竟他的父亲和大伯才华出众成那样,他怎么着也不会差他们许多。
他今年写的一篇媲美诸葛孔明的《出师表》,就证明了他的才华。
所以夺得魁首不奇怪,不过他作为丞相的儿子,自然是留在京城中做京官,基本是没有机会出去。
那么就只能是看剩下的人。
在公布的那一天,徐昭与父亲坐在家里。
徐杰明在他的面前摆了一盘子棋盘,告诉他,做官就如同是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而他们整个徐家就像是这棋盘上的网格,下棋的时候,要全部考虑周全,而不是拿一子,看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