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望着近在咫尺的观音像,心情复杂,良久不语。
身为李氏皇族的一份子,长公主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国家的黑历史。
开国先帝,曾许诺四大豪族,只要帮他夺得天下,每个豪族都会获封一片沃土,与大梁一同千秋万代。
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先帝继位,自然而然要巩固皇位,把整个国家,牢牢地控制在李氏手中。如此一来,任何实力强大的家族和个人,都会成为皇权稳固的潜在威胁。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这是每一个开国皇帝,都绕不开的死结,但是四大家族的实力太强了,而且他们已经预感到屠刀的逼近,因此报团取暖,与李氏皇族分庭抗礼。在最初的十年间,上演了无数血腥残酷的党同伐异。
无论是四大家族,还是李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终,双方选择握手言和,四大家族奉李氏为主,而李氏则不再痛下杀手,如此才进入了短暂的和平。
随后的几代国君,大抵奉行先帝的政策,对四大家族以安抚为主。
可是到了梁帝这一代,局势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梁帝还是皇子时期,就已经对四大家族表现出了极强的敌意,在他的数次进谏之下,前朝先皇对四大家族下达了数次通牒,要么交出兵权,要么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清缴行动。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先皇驾,大梁的国策,从对付四大家族,转而演变成了梁帝与明王的权力之争。
本来希望渺茫的梁帝,已经封王,可是在最后关头,他却趁着明王奔赴前线慰问将士之际,发动了逼宫政变,率先夺得皇位。
成功继承了大统的梁帝,在随后的日子里,对明王进行了毫无亲情可言的打压,并且对忠于明王的朝臣,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直到皇位彻底巩固,梁帝才将重心,从明王身上,转移到昔日的四大家族。
在梁帝的一系列操作和权术运用之下,四大家族不断溃,最终被压制在南境,其势力再也无法触及中原腹地。
尽管梁帝发动了数次血腥大清洗,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坊间对于梁帝的评价,一直是褒大于贬。
梁帝或许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好国君。
以南宫氏为首的南境豪族,代表着旧贵族,他们推崇奴
隶制,讲究血统论。而梁帝虽然也在乎血统,但主要国策,却是任人唯贤,恢复了科举制,为国内获取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渠道途径。
不止如此,在梁帝的打压下之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豪绅乡勇,也收敛了不少。
最直观的好处,就是物价降低,百姓最起码能吃得饱饭了。
梁帝在位期间,只有两大过错,其一,便是无法应付北狄大军压境。
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经过数代皇帝重文轻武的政策影响,大梁将士,战斗力每况愈下,早已无法与开国时期的雄军相提并论,面对北狄的主要战略部署,也是以防守为主,鲜少主动出击。
因为北狄的频繁骚扰,确实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其二,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巩固皇权,把本该全力以赴整治的饥荒灾害,一再搁置,最终酿成大祸。
若不是秦风奔赴北境,整治民生,使得北境吸收了大量饥民,恐怕这场人祸,只会比现在更加惨烈。
除了这两个污点之外,梁帝的全部心思,几乎全都放在国家利益上。
身为一国之君,先国而后家,他最长的时候,甚至
半年,都没有回过后宫,哪怕距离后宫,近在咫尺。
南境豪族,太清楚,这样一个皇帝,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了。
所以,早在梁帝展现出敌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暗中安排,最终,把南宫墨如,也就是当今的大梁皇后,安插在了梁帝身边。
世人皆知,大梁皇后,待人随和,整日吃斋念佛,仁慈善良。
可是,长公主却知道皇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当初她用计,挑拨大皇子殴打幼年时的秦风,导致秦夫人告御状,在经过她的耳边风,梁帝最终决定,罚大皇子戎边,明罚暗奖。等大皇子凯旋之际,便是成为储君之际。
可是,大皇子刚到边境,就被皇后派人刺杀,出师未捷身先死。
皇后成功打压林家,而大皇子生母,也就是贵妃林温婉,因此性情大变。
林家与秦家的梁子,也算是彻底结下了。
而意外撞见内情的淑妃,也就是李雨潇的生母,同样遭到皇后灭口,就连李雨潇,也始终遭到皇后的追杀。
就连当初,压死李乾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卫枭,都是皇后安排。
李乾倒下,李雍崛起。
而今天,李雍再一
次成为了皇后,或者说南境豪族的牺牲品。
这个貌似心地善良的女人,实则却是蛇蝎心肠!
长公主忍不住感叹:“皇后殿下,你机关算尽,难道是想把李氏赶尽杀绝不成?”
“纵使李氏死绝,这天下,也落不到南宫氏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