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历史军事 >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 第一百二十章 三国一统(大结局)

第一百二十章 三国一统(大结局)(1 / 1)

吴主孙休听闻蜀汉覆亡,忧虑成疾,终于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指定太子孙露为其接班人。然而左典军万彧和左将军张布却认为孙露年幼,不适合当接班人;乌程侯孙皓年纪较长且英明神武,应该让他来继位!丞相濮阳兴和太后都不能决断,最终立了乌程侯孙皓为帝。

这就是四人的糊涂之处了:孙皓虽然年长却昏庸残暴,其实还不如年幼的太子孙露呢!四人无识人之明(尤其是左典军万彧和左将军张布),最终濮阳兴、万彧和张布被杀(其中濮阳兴和张布被灭三族,尤其悲惨)也是罪有应得!

孙皓继位后常居武昌,实际上是以武昌为首都了。新任左丞相陆凯劝谏其还都建邺,p民我认为这其实是一昏招!武昌地理位置较为居中,有利于孙皓对荆州地区的管辖;如果还

都建业偏安一隅,只怕东吴灭亡得更早。

孙皓不修内政,反而还野心勃勃想攻灭西晋。华服抗颜直谏,差点被杀。东吴这边派了孙吴名将“官n代”陆抗去准备西征,而西晋这边马上派了西晋名将羊轱来抵御。羊轱奉命采取的是“以守为攻,先守后攻,后发制人”的策略,这一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羊轱休养生息收买人心,使得襄阳一带的防务很快就变得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孙皓等得不耐烦了降诏催陆抗快打老子还等着一统天下呢,陆抗倒是明白人,赶紧上表说现在还不行。孙皓自然是暴怒无比,于是乎一代名将陆抗最终被撤职。

羊轱一看时机到了,赶忙上表司马炎说赶紧行动吧,东吴现在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谁料贾充、荀助和沈丹三人却说不行,司马炎听信

了。结果东吴因此又苟活了若干年。最终羊轱不幸病故,在临终前他举荐了右将军的杜预。

羊轱的举荐正得其人;且其绝不假公济私,为了避免积下私德居然荐稿!这“大公无私”也真是没谁了。益州刺史王睿请求立即伐吴,司马炎同意了;然而侍中王浑却认为不可。他的理由是孙皓此时正准备来攻,应该后发制人。这套结论看似有理实际有误,因为现在孙皓还举棋未定;若稍有耽搁孙皓做足准备那么东吴真的就难以攻打了!

而这边孙皓得到了消息,大惊失色。他安排好军马抵御后还是不放心,闷闷不乐。中常侍岑昏出了个主意:江南不是盛产铁器嘛,我们可以连夜打造连环锁百余条来阻挡王睿的舰队;同时造数万铁锥立于水中,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岑

昏的第一条建议是蛮切中时弊的;唯独第二条建议着实让人奇怪:铁锥立在水中能刺破行船?那应该是铁刀或铁戟才能办到的吧?

而这边吴军一经交战就一败涂地。杜预很懂得“统战”策略,结果很快北至武昌南到广州统统望风而降。这下子东吴的国土就只剩一半了!而此时此刻前线将士关于下一步的战争走向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胡奋一派认为现在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应该明年再打;而杜预则认为不可。他的理由是现在东吴已经吓破了胆,可以一鼓而定。果然战局不出杜预所料!

为了破岑昏的“铁索阵”,王睿发明了火攻法。这一招的确很有效:然而文中介绍“又于筏中作大炬,长十余丈,大十余围”,这就明显不可能了!“大十余围”那就是比现代的

油罐车还粗了,一艘小小的筏子能载得动?

而这边吴将张悌和沈莹两人明知必败还死战不退,最终都毫无疑义地挂了。虽然两人的行为很是忠勇,然而p民我还是窃以为很是不值。这种行为似乎只能称得上是“愚忠”,完全缺乏理智,不值得提倡。

东吴这边完全是人心大乱。陶睿和张象率领二万精兵作拼死一搏,然而遭遇强风,一时间阵脚大乱,只有张象率领“数十军”(估计是警卫部队)迎敌。p民我刚看到这里时还以为张象是难得的将才呢,谁料他是来主动投降的!而且此人投降后直接大咧咧来到建邺城下叫开了城门!看来东吴的人心是完全崩溃了。

说到这里,《三国演义》总算被p民我全部说完。我手写我心,我心向光明;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全书完)

最新小说: 王康林语嫣 大明开荒团 楚墨降雪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史上最强太子楚墨 空间之极品护卫 逍遥皇帝 帝国败家子 史上最强太子爷 大秦童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