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科幻灵异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20章 夺嫡之争(三)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20章 夺嫡之争(三)(2 / 3)

“怕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阿济格满不在乎地说道。

随后,他凑到歹善的耳朵边上,猥琐地笑道,“小花瓶布木布泰那么好的身子,那么漂亮的颜值,你就真一点儿都不心动,真不打算享用一番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礼亲王歹善脸色不虞道。

在背后调笑先帝遗孀,属于不敬之罪,阿济格不怕死,他歹善还想多活几年呢?

阿济格也懒得藏着掖着了,他开宗明义道,“穆亲王曹格不像是心胸开阔之人,小花瓶布木布泰也不想死,更不想让她的儿子福临死。曹格若是上台针对他们母子俩,布木布泰临死前,便会一口咬定,她曾和你有染,你自己看着办吧?”

“你们……你们这是想害死我啊。”歹善心中苦涩道。

阿济格说他垂涎庄妃布木布泰,他还可以说是对方胡乱攀咬,但若是连庄妃布木布泰,也指责他歹善心存不轨,那他就真是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害你做什么?”阿济格没有好气地说道,“我支持你承继大宝,接盘先帝遗孀,好处都让你得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歹善摆了摆手,拒绝道,“这种玩笑就不要开了。我已年迈老朽,精力不济,难当此大任,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阿济格仍旧虚情假意道,“礼亲王,您德高望重,威望如日中天,实乃继位之不二人选。唯有您,能带领大清走向辉煌。您就像那明亮的灯塔,在这茫茫的大海中,为大清指引着方向。”

阿济格把马屁拍上了天,也没能发挥什么作用,歹善坚决不肯依从。

“退一步来讲,就算我同意,两黄旗和正蓝旗那伙人,也必然不肯,他们早就放出话来,说只肯接受两黄旗的人继承皇位。到时候双方火并,损害的可是大清根本,此事休得再提。”歹善斩钉截铁地说道。

见礼亲王歹善的态度如此坚定,阿济格也只能改弦更辙。不过,提议歹善参与夺嫡之争,本不过是阿济格放出来的烟雾弹,歹善不肯上当,他也无所谓。

他很快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托盘而出。

“礼亲王,既然您觉得自己年老体衰,难当大任,那我有一个建议。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也属于两黄旗,聪慧过人,且有布木布泰辅佐。福临就如同那初升的朝阳,充满着生机与希望。若您能支持福临继位,大清必能稳定,百姓也能安心。即便是两黄旗那些人,两害相权取其轻,要么和咱们两红旗、两白旗杀个你死我活,要么就大伙儿一道支持福临上位,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

“这这这……”

阿济格这个提议,也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对于两黄旗的人来说,只要是先帝黄太吉的儿子,不拘是曹格,还是福临,他们都不会有太多意见。

这样一来,坚定支持穆亲王曹格上位的人,便只剩下了正蓝旗。

只要他歹善和阿济格二人联手,共同出面张罗,集结两红旗、两白旗的人,对付正蓝旗那伙人,还不是轻松拿捏。

更不用说,忠亲王济尔哈朗这个墙头草,在形势明显有利于福临登基的情况下,还会仍旧和穆亲王曹格一条道走到黑?

济尔哈朗的镶蓝旗,这次南下途中,因曹格领军不力,损失不少,济尔哈朗也不会放心将清廷权柄,交到曹格这号废柴手中吧?

再加上宫里有庄妃布木布泰作为内应,他曹格凭什么和大家斗?

过了许久,歹善再一次缓缓开口说道,“福临年幼,能担此大任吗?”

阿济格连忙挺直身子,眼中满是喜悦,说道:“礼亲王,福临虽年幼,但有您和诸位大臣的辅佐,必定能成为一位贤明之主。而且,布木布泰聪慧睿智,定能教导好福临。福临就像那茁壮成长的幼苗,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不被那个穆亲王曹格夺去,在福临长大成人、亲自理政之前,庄妃对您必然信任有加,极度倚重,朝中大权操于你手,您到时候便可以对她予取予求了,嘻嘻嘻嘻……”

回想起布木布泰那迷人的身姿,歹善一时心头火热,他捋着胡须,微微点头道,“也罢,若布木布泰真有这个心思,福临继位能保大清安稳,吾便支持。”

阿济格心中大喜,连忙再次行礼,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礼亲王英明,大清有您的支持,必定能繁荣昌盛。”

“不过,你对这件事这么热心,究竟是图什么?”歹善向阿济格追问道。

若说是为了阻止曹格登基,防止他向两白旗开刀,确实是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但歹善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阿济格恬不知耻地说道,“我一则惜命,生怕曹格会杀我;二则,曹格房中那位妃子博尔济锦氏,长得国色天香,婀娜多姿,也让我颇为惦记。”

“你想让曹格死?”歹善大惊失色道。

“不是我想让他死,是布木布泰想让他死,关我鸟事?”阿济格浑不在意地说道。

听说礼亲王歹善有意支持福临上位,布木布泰也是当机立决,当天晚上便托人,给礼亲王歹善送了一箱子自己的贴身衣物过来,表

最新小说: 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华夏十大帝 求死失败后,我竟多了个师尊 靠捡漏成为僵尸王 穿越宜修之给甄嬛系福袋前一天 崩坏三:开局识之律者权能 重生修仙,理科生无敌了 毒夜之殇:罪恶深渊 活人阴宅 重生于红楼末年 从苗疆到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