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曹变蛟,非但没有不知所措,反而利落地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不到片刻的功夫儿,曹变蛟便回来了。
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百余精锐骑兵。
人人身披土黄布面铁甲,上面密密麻麻镶嵌着铜钉;头戴高钵式四瓣盔,盔顶随风飘扬着一簇红缨。
一些伍长、队甲盔顶以及后背上,还插着各式各样的角旗。
坐下皆是辽东健马,弓囊与箭袋中插着长杆狼牙箭与小梢战弓,手中拿着的都是骑枪腰刀等。
这百余精骑兵,自曹变蛟随其叔曹文诏镇守山西大同时,便在曹家效力,算是曹文诏养的家丁。
崇祯六年,曹文诏于镇宁战死后,这些家丁便继续跟随曹变蛟。
数年间历经大小战百余次,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勇之士。
崇祯望着曹变蛟身后这些精骑也是赞不绝口,都说明军精骑所仰仗着有四:
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如今来看,果然是名不虚传。
此等精骑,莫说是对上寻常清军,便是与清军中战力最强的白甲兵交手,也能杀个有来有回。
可惜就是数量太少,且都是各个将领拿真金白银私养的家丁,根本不舍得拿他们来冲锋陷阵,临阵时只作为将领的私人保镖使用,专护主将安危。
信字营军士见到这些如狼似虎的精骑心下都是畏惧,清军衣甲本就承袭明军,再加上这些精锐骑兵身上所散发出的悍勇之气,若不仔细看他们所打的旗号,真有可能会被人误认成清军。
孙承宗见手下军士面有惧色,一种不祥之感涌出心头,忙拱手来到崇祯身前,问道:
“陛下,这是何意?”
崇祯笑道:
“先生莫多想,此番朕将曹总兵麾下这些精骑叫来,乃是想让信字营军士与这些精骑合练,相信此举定能提高两者战力。”
孙承宗闻言,心中稍安,拱手道: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信字营皆是新募,未曾经历战事,如今与曹总兵麾下精锐合练,倒也能锤炼胆气。”
崇祯点点头,冲曹变蛟说道:
“曹总兵,可以开始了。”
“末将遵旨!”
曹变蛟抱拳领命,他面色严峻,转身面向身后精骑,大声喝道:
“你等都是随某刀山血海滚出来的,今日奉圣上之命与新军合练,务必打起精神,不得有丝毫保留!”
“得令!”
诸精骑齐声应诺,声音如雷贯耳。
几个队甲立时出来,他们策马持刀,指挥着精骑列阵。
崇祯也在孙承宗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点将台观看。
不多时,百余精骑便按照十人一列,摆好阵势。
他们不愧身经百战,百余人竟无一人喧哗,偶尔只有几匹马耐不住性子地打着响鼻。
一唤作曹烈的把总举起腰刀,喝令一声:
“准备冲阵!”
“杀!”
随着这一声喊杀,百余精骑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他们气势如虹,如旋风般在校场上疾驰而过。
刹那间,军士喊杀震天,战马踏地如雷。
此等气势,便是远在数百步外点将台上的崇祯都感觉震惊不已,更不要说与精骑近在咫尺的信字营新兵了,个个看得心惊胆战。
“勒马!”
曹烈与几个队甲齐声大吼,百余精骑在距离信字营军士不到三十步的距离齐齐停住。
信字营军士见状,都是吓得面如土色,有些胆子小的,甚至双腿发软,几欲跌倒。
若不是有什长、千户长在场,恐怕早已溃逃。
孙承宗见此情形,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忖:
如此新兵,若不尽快锤炼,日后上了战场,恐难担当大任。
曹变蛟朝点将台上看了看,得到崇祯肯定的答复后,冲身边几个亲兵命令道:
“准备箭靶、草垛!”
几个亲兵得令,带人迅速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个箭靶和草垛便被安置在信字营军士身后五十余步的位置。
曹变蛟朝把总曹烈挥了挥手,曹烈领命,再次面向精骑,大声喝道:
“十人一队,轮番骑射!”
“杀!”
百余精骑在各个伍长的带领下,迅速分成十人小队。
第一队精骑策马而出,他们在马上身姿矫健,好似长在马鞍上一般。
靠近箭垛和草靶时,他们纷纷张弓搭箭,动作娴熟迅速。
只听“嗖嗖”几声,一支支长杆狼牙箭准确地射中箭靶。
弓力之强,有的箭甚至将箭靶射穿。
信字营军士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哪里见过如此精湛的射术。
第一队精骑完成骑射后,迅速分为两队从两侧退下,紧接着第二队精骑紧接着上场。他们同样表现出色,箭无虚发。
如此轮番展示下,校场上人嘶马鸣,“嗖嗖”之声不绝于耳,一支支利箭如流星般射出。
崇祯看着也是满意,他心想,若是此等训练有素的精骑再多些,莫说四五万,便是有八千之数,大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