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至少在明代,京师居民就为饮用水水质而苦恼。而到了清代,这种状况并未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清代无名氏所着《燕京杂记》载:“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有固不可食,即甜者亦非佳品。卖者又昂其价,且画地为界,流寓者往往苦之。吾尝谓居长安者不怕米贵而怕薪水贵也。”从行文来看,作者是一位寓居京都的 “北漂一族”,不仅抱怨水质不好,而且提到,吃水还成了一项重要的生活负担。
这也是北京人喜欢喝茉莉花茶的原因,无他,掩盖水质苦涩而已!
“福绥境”胡同就是苦水井的谐音。甜水井胡同也是一样的来历。
有钱有势的人都花钱买玉泉山运过来的水,次一等的就买四九城里有数的那几口“甜水井”的水。
一直到八十年代,使用一个冬天的水壶,开春后壶嘴儿都只能剩铅笔芯粗细可供水流通过。南水北调以后四九城才彻底解决了喝一口正常水的问题!
本来四九城三十多年前清末时期就建立了自来水系统。可日供水量只有一万多立方,还被消防用水占去了不少份额。再说水质也就那样,铺接管路和月费也不低。还得优先供给“樱花”人。
再加上院里有一口不算太苦的水井,所以原身就没装“自来水”。